绒毛膜癌的诊断有4种方法

生活百科 2025-07-10 08:18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妊娠性绒毛膜癌的深探》

妊娠性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继发于葡萄胎、流产、足月妊娠及异位妊娠之后的恶性肿瘤。其早期即可通过血液扩散至全身,如同隐形的触手,伸向肺、阴道、脑及肝等器官,破坏组织器官,引发出血和坏死。这一病症主要发生在育龄妇女,极少数也会在绝经后出现。

大约一半的绒癌继发于葡萄胎(通常在葡萄胎清宫术后一年以上)。其余则源于流产和正常妊娠,各自约占四分之一,少数则源于异位妊娠。值得注意的是,继发于正常妊娠的滋养细胞肿瘤,一定是绒毛膜癌,绝无可能是葡萄胎或侵蚀性葡萄胎。

诊断绒癌的过程复杂且需要多方面的考量。如果在流产、分娩或异位妊娠后出现特定症状或转移灶,同时伴随hCG(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那么可以初步诊断为绒癌。特别是在葡萄胎清除术后一年以上出现症状,更可能诊断为绒癌。但在半年至一年之间发病的情况,则需要通过病理切片来鉴别是绒癌还是侵蚀性葡萄胎。

诊断过程中常用的检查方法有:HCG测定、组织病理检查、肺部X线及肺CT检查等。组织病理检查的特点是无绒毛结构,仅见大量滋养细胞及出血和坏死。而肺部转移时,通过肺部X线及肺CT检查,可以清晰地看到小片状、点状或棉花团状的阴影,分布于两侧肺野。

对于疑似脑转移的情况,可以进行颅脑CT扫描或B超检查以发现转移灶。还可以通过测定脑脊液及血浆HC平来诊断脑转移。如果血浆HC平高于1:60,即可确诊为脑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绒癌与侵蚀性葡萄胎虽然都是恶性肿瘤,但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侵蚀性葡萄胎只发生在葡萄胎排出后的半年内,且病理检查会显示有绒毛结构;而绒癌则可能发生在葡萄胎排出后的半年以外,也可以继发于流产、足月产之后,其病理检查则无绒毛结构。

对于绒癌这一恶性疾病,我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希望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能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这些患者带来希望。

上一篇:要夫妻相不要夫妻癌 夫妻癌怎么预防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