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期间容易出现皮肤问题?应做好皮肤护理措施!
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放射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其利用电离辐射消除癌细胞的效果显著。放疗过程中,放射性刺激会直接作用于皮肤,引发一系列皮肤反应,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并妥善护理。
放疗期间,皮肤的呵护至关重要。面对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我们应该如何护理呢?
对于轻度皮肤反应,通常在放疗10次左右时出现。皮肤会发干、缺水,出现潮红、红斑,伴随烧灼和刺痒感。我们可以轻轻拍打瘙痒部位,或者适量涂抹滑石粉、痱子粉,以缓解不适、保持皮肤干燥。但需注意,不可频繁使用,以免堵塞毛孔引发毛囊炎。避免在局部涂抹乳霜、乳液或保湿霜,以免加剧皮肤反应。也不能盲目使用芦荟膏或类固醇类药膏,后者虽然能减轻部分症状,但可能会掩盖感染现象,影响伤口愈合。
随着放疗的进行,皮肤可能会出现中度反应,表现为充血、水肿,甚至出现水泡和糜烂。此时应暂停放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出现小水泡时,避免刺破,可局部涂抹适量药膏;若出现大水泡,需立即消毒,并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液,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若皮肤问题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能会发展为重度反应,局部皮肤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此时必须停止放疗,待伤口愈合后再继续。局部可涂抹抗炎药膏,如感染严重,可肌注或静脉滴注抗炎药物。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有利于伤口愈合。若面积过大,可能需要植皮修补。
放疗作为体外照射治疗,对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要重视皮肤护理。当皮肤上出现大水泡时,可留取适量表皮组织和渗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及早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期间切忌盲目使用止痒或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加重皮肤损伤。
放疗期间的皮肤护理至关重要。只有妥善护理,才能减轻不适、促进皮肤愈合,从而更好地配合放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