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养生防燥防抑郁 试试中医4大理疗法

癌症晚期 2025-05-27 11:08癌症晚期www.aizhengw.cn

进入白露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渐凉,昼夜温差显著增大,仿佛步入了一个由夏入秋的自然过渡阶段。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正是形容这种季节交替的微妙变化。在这个时节,人体的调节机能难以适应频繁的温度变化,使得病毒性感冒易于流行。为了安稳度过这一时期,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预防。

白露养生,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四防”:

第一防感冒。要注意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养生论》提醒我们,在夏末秋初之际,不可贪凉裸体。此时衣单体露,易患感冒,严重时可能引发肺部疾病。白露时节后,燥气渐盛,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侵袭肺部及所主之地。若因着凉导致免疫力下降,将无法抵御外邪,容易引发肺部及呼吸道疾病。预防感冒,应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同时多喝水。

第二防秋燥。白露时节,燥是秋季的主气。秋季风干物燥,燥易伤肺。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导致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现象。在保健方面,应以防燥为中心,做好润燥的工作。饮食上应“顺四时”,均衡营养,滋阴润肺,适当多吃银耳、梨、藕、葡萄、苹果等食物,少吃辛辣食物。

第三防伤害。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的锻炼身体的好季节。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虽然秋天比较适合户外运动,但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耐寒锻炼的项目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但也要注意防范运动损伤和运动过度。

第四防抑郁。秋季不仅要注意身体健康,精神调养也格外重要。随着秋意渐浓,大自然逐渐出现肃杀的景象,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在精神调养上,人体内的阳气会随着自然界的这种变化而潜藏于内,更容易出现低沉甚至抑郁的情绪。建议老年人应有意识地多走动,与外界多接触、多交流。腿脚方便的还可以趁着太阳出来去登高,呼吸新鲜空气,以涤荡身心、畅达情志,打破“悲秋”情结。如此这般,我们方能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保持身心健康。白露养生:中医四大理疗法的魅力

随着白露时节的到来,除了四防养生法,中医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疗法,帮助我们在此时节调养身心。

一、搓耳养生法

肾开窍于耳,耳朵周围布满了反射区,与全身每一个器官都紧密相连。常搓揉耳朵,不仅能有效养护肾脏,还能对全身起到积极的保健作用。

二、大笑宣发肺气法

在悲观的情绪影响下,人们容易伤害肺气。中医建议,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经常微笑还能使肺吸入更多的清气,呼出浊气,加快血液循环,调和心肺气血。更重要的是,笑还是一种健身运动,能舒展胸肌,增加肺活量。

三、泡脚法

随着白露的到来,天气渐凉,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等症状。温补阳气、养肾气尤为重要。建议每晚坚持泡脚,使用艾绒水泡脚效果更佳。泡脚时,水要没过脚腕,时间以15到30分钟为宜,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佳。

四、艾灸法

白露时节的艾灸疗法主要选取肝俞和其它木穴进行灸疗。为了预防冬季阳虚,还可以灸肾俞、关元、神阙、足三里等穴位。施灸时,将艾条点燃后,用产生的温度刺激腧穴,温度与距离以人体能够承受为准。施灸时间、穴位选择及顺序都有讲究,男士先灸左穴,后灸右穴,女士反之。施灸时间最好每晚7点以后,与进食间隔1小时。灸后别喝凉水,忌食生冷,注意保暖。

白露时节,是养生的好时机。上述中医理疗法不仅能帮助我们调养身体,还能让我们在享受养生过程中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尝试这些方法,让身心在白露时节得到全面的呵护吧!

上一篇:无线ap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