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医学专家蓉城激辩针灸临床疗效 中西有差异
在四川新闻网的一则报道中,蒋亮和代朗两位记者深入挖掘了中国针灸界和中德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的热议话题。这场盛会不仅汇聚了中国顶尖的针灸专家,更有来自德国、美国和瑞士的十五名外国专家参与交流。
中国的针灸学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如今,这一传统医学的代表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应用,涉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针灸的安全有效、无污染、副作用极少以及费用低廉等特点,使其逐渐成为主流医学的重要补充和替代疗法,并被纳入医疗保障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德国在针灸研究领域一直处于前沿地位。近三十年来,德国医学界从神经物理的角度到针刺的临床基础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中,德国柏林医科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针灸在治疗偏头疼、紧张型头痛、慢性疼痛以及膝关节痛等疾病时,其疗效显著。
有趣的是,德国医学界在研究中发现,在针灸过程中,经穴针刺与非经穴针刺之间的效果并没有显著差别。这一点与传统的中国针灸理论有所不同。在膝关节痛的治疗上,经穴针刺的效果明显强于非经穴,这与我国针灸界的认知相一致。
首届中德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由中德科学中心资助,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柏林医科大学社会医学、流行病学及卫生经济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为期五天的会议中,专家们将围绕机制、疗效评价、临床设计、症状分析、安全性和针灸在社会医疗体系中的作用等七大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问题。在这场研讨会上,专家们将共同针灸的临床应用和发展前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也为我们普通人提供了了解和学习针灸这一传统医学的宝贵机会。让我们共同期待针灸在未来医学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