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治疗注意事项
嗜铬细胞瘤:深入解析与治疗策略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以及交感神经节的肿瘤,能够分泌过量的儿茶酚胺。其多发于20至50岁的成年人,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对于这一病症的治疗,存在多种策略与注意事项。
嗜铬细胞瘤治疗的关键要点:
1. 嗜铬细胞瘤危象的处理:
当嗜铬细胞瘤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稳定血压。静脉注射酚妥拉明是首选方案,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的反应。为避免低血压休克,首剂酚妥拉明的用量为1mg。随后,每隔5分钟注射2至5mg,直至血压得到满意控制。硝普钠也是高血压危象发作时的有效降压药物。若伴有严重心动过速,可同时注射普萘洛尔。控制高血压危象后,应改口服α受体阻滞剂直至手术。
2. 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处理:
针对恶性嗜铬细胞瘤,应联合使用α和β受体阻滞剂以及甲基酪氨酸。甲基酪氨酸能抑制酪氨酸羟化酶,从而降低VMA水平和血压。即使肿瘤持续增长,血压仍可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控制。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甲氮咪胺的联合应用是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的有效方法。放疗可作为转移治疗的辅助手段,但一般效果不佳。
3. 妊娠期嗜铬细胞瘤的处理:
孕期嗜铬细胞瘤的处理较为棘手。在诊断明确后,应立即服用α受体阻滞剂以控制症状。如处于妊娠早期或中期,且术前准备充分,应立即手术。术后无需中止妊娠,但需注意手术可能增加流产风险。若处于妊娠晚期,可在胎儿足月时随嗜铬细胞瘤手术进行剖宫产。对胎儿尚未成熟的情况,应继续服用药物并严密监护,直至适宜手术。虽然关于孕期服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尚不明确,但临床应用以来,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4. 手术治疗前药物的应用:
手术治疗前,不必常规应用B受体阻滞剂。如患者出现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则需使用。使用β肾上腺素能之前,必须先用α受体阻滞剂使血压下降。如单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出现肺水肿。对于嗜铬细胞瘤的治疗,合理的药物组合和手术策略是关键。
嗜铬细胞瘤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合理的药物治疗、精确的手术策略以及严密的术后监护是确保患者康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