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顺利度过化疗关呢
如何顺利度过化疗难关?这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心中的疑问。现代医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遵循以下两点建议,将有助于顺利完成化疗过程。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消极护理模式,转向积极护理。传统的做法是让化疗病人卧床休息,进行全方位的照顾和关怀。德国医学家通过实践发现,这种消极的护理方式并不能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也不能增强他们的免疫功能。相反,通过鼓励病人进行适量的运动,取代被动的卧床休息,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对化疗反应的承受能力。例如,一项针对年龄在21至65岁之间、共35名病人的实验显示,经过为期六周的治疗性散步后,原本行走能力受限的病人都能行走超过4公里。这样的运动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身体素质,让他们看到了自身的价值,从而增强了信心,还使他们顺利完成了整个化疗过程。这种古老而简单的运动方式所取得的疗效超出了研究者的预期。为何运动能帮助病人度过化疗难关呢?原因在于运动能够转移病人对疾病和化疗副作用的注意力,打破因不良精神状态导致的身体反应的恶性循环;运动还能增强体质,改善心脏和血液循环功能,激活机体的免疫机制,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按照生物钟规律用药也是关键所在。现代医学认为,抗癌药物的给药量与其对癌细胞的杀伤力之间是对数关系。换句话说,药物剂量增加一倍,对癌细胞的杀伤力将增强十倍,但同时对正常细胞的杀伤力也会相应增加。专家们一直在寻找最佳的用药时间,即癌细胞最敏感而正常细胞最不敏感的时刻。当前兴起的时间化疗法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研究发现,抗癌药物对细胞的生物活性越敏感,其杀伤力也就越大。例如,它对睡眠状态的细胞几乎无杀伤作用。基于这一理论,我们制定了在夜间零点至四点之间用药的“零点化疗”方案。实践表明,只要在这个时间段内用药,即使是较大的药量,对处于“睡眠”状态的正常细胞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相反,由于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不受生物钟的影响,它们在这个时间段仍然在无节制地增殖。“零点化疗”既能有效杀伤活跃的癌细胞,又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太大的损害,患者的反应也相对较小。
通过积极的护理和遵循生物钟规律的用药方式,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更顺利地度过化疗难关,为他们带来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