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热衷于进城 恋上现代都市人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这一昔日农村的罕见疾病,如今在城市中愈发普遍。这背后的原因,与都市人日益西化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西式饮食,成为许多城市人的日常选择。这种饮食结构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容易导致大肠菌群紊乱,为致癌物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温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饮食日趋丰富,肉类增多而蔬菜减少,这无疑加剧了大肠癌的患病风险。
想象一下,如果生活中的垃圾长时间堆积在垃圾桶里,垃圾桶也会随着垃圾一起腐烂。同样,我们体内的粪便如果无法每天清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就会对肠黏膜造成伤害,久而久之,就有可能诱发癌变。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年轻人在高强度的工作、烟酒过度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侵蚀下,身体抵抗力逐渐降低,一旦遭遇癌症的“侵袭”,往往难以抵抗。
在近期的一次大肠癌防治研讨会上,中国抗癌协会的副部长发出警示:在我国,早期大肠癌的临床诊断率仍然较低。事实上,如果大肠癌能够早期发现和治疗,其术后5年生存率将高达90%-95%。提高大肠癌的早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早期大肠癌的症状非常隐匿,很多时候人们容易忽视或误判。例如,腹部右侧的癌变可能不会引起特别的症状,而腹部左侧的癌变则可能表现为便秘加重。但很多人对便秘并不在意,甚至一些临床医师也可能将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误判为痔疮、菌痢或肠炎。我们需要学会自我观察,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如果平时大便正常的人突然出现腹泻或便秘,并伴随持续腹痛、大便变细或带有血液、鼻涕状粘液,应立即就医。
预防大肠癌,除了早期发现和治疗,更重要的是调整饮食习惯。随着大肠癌知识的普及,人们已经认识到它的危害,但在如何调整饮食、预防病情方面仍存在许多误区。专家提醒,预防大肠癌应回归传统饮食习惯,多摄入米、面、蔬菜、水果等,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尤其是避免过多食用猪、牛、羊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降低大肠癌的患病风险。
我们推荐一些热文供读者参考:《规范用药九成癌症患者可无痛》、《偏见!癌症病人不能吃发物》、《香菇和金针菇可防治癌症》。希望这些文章能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大肠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