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怎样规范使用镇痛药
在晚期癌痛的困扰下,许多患者因剧烈的疼痛而萌生绝望的念头。他们却因为担心药物成瘾而拒绝使用镇痛药物,这无疑加剧了他们的生存压力和治疗难度,甚至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其实,只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规范使用镇痛药物,成瘾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镇痛,我们应遵循三阶梯原则
早在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为我们指明了癌症三阶梯镇痛的明路。这个原则就像是为癌症疼痛量身定制的,通过三个阶梯的药物选择,80%的癌症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缓解。
第一个阶梯是针对轻度疼痛,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可以应对;当疼痛升级到中度,影响睡眠和食欲时,弱类药物将发挥作用;而对于严重且无法忍受的疼痛,强效的类药物制剂,如,将是最后的防线。
除了这些镇痛药物,辅助药物也在整个三阶梯原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稳定情绪、抗抑郁、抗痉挛药物不仅能增强类药物的镇痛效果,还能缓解因疼痛引起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胃粘膜保护剂等药物可以预防或减少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确保三阶梯原则的顺利进行。
摆脱对类药物的误解
长期以来,人们对类药物存在特殊恐惧,将其等同于成瘾药物。许多患者宁愿忍受疼痛,也不愿接受类药物的治疗。王教授告诉我们,类药物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治疗疼痛的效果,也有成瘾的风险。目前,关于成瘾的宣传较多,而关于其医疗效果的宣传相对较少,导致许多患者和医务人员对其产生误解。
事实上,如今用于癌痛治疗的药物已经不同于过去,具有种类多、剂型齐全、疗效强、副作用少的特点。例如,缓释片和贴剂多瑞吉的出现,有效避免了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的问题。
随着疼痛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对类药物的需求降低,成瘾的风险也大大降低。我国的大部分三级甲等医院都设立了疼痛科,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如椎管和脑室注射、神经阻滞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类药物的作用。
王教授提醒癌症患者,必须摆脱对类药物的误解,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治疗。在癌症疼痛的治疗过程中,不得擅自增加剂量和用药次数。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和使用类药物,缓解药物治疗的障碍和担忧,使癌症疼痛患者能够得到满意的疼痛缓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晚期癌痛患者带来希望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