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系列 癌症疼痛分级标准及用药
癌症疼痛(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临床研究,约75%以上的癌症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癌痛。了解癌痛的分级标准和用药原则,对于有效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癌痛分级标准
临床上普遍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将癌痛分为0-10级,并根据疼痛程度划分为三大类:
1. 轻度疼痛(1-3分):患者虽有疼痛感,但可以忍受,能够正常生活,睡眠未受到明显干扰。这类疼痛通常不会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
2. 中度疼痛(4-6分):疼痛明显且不可忍受,患者可能出现辗转反侧的情况,影响生活质量或睡眠状态,需要通过服用镇痛药物来缓解。中度疼痛已经能够干扰患者的正常睡眠。
3. 重度疼痛(7-10分):疼痛剧烈到不能忍受的程度,必须使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到严重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10分的疼痛被描述为比生产痛还要剧烈的疼痛状态。
癌痛分类
根据病理生理机制,癌痛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1. 伤害感受性癌痛:感受器存在于皮肤、肌肉、结缔组织等部位,常表现为锐痛,多见于手术后及骨转移的情况。
2. 神经病理性癌痛:由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患者可能感受到感、灼热感或麻木感疼痛。这类疼痛常见于化疗、放疗或神经系统手术后。
3. 混合性癌痛:大多数癌痛属于此类,同时包含伤害感受性和神经病理性成分。例如骨转移可能同时引起两种类型的疼痛。
癌痛药物治疗(三阶梯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癌痛三阶梯止痛疗法是根据疼痛程度逐步升级的治疗方案:
第一阶梯:轻度疼痛治疗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治疗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治疗
癌痛治疗原则
有效的癌痛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按阶梯给药:根据疼痛程度由轻到重,用药选择也相应从低到高阶梯上升
2. 个体化给药:药物剂量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疼痛程度调整,没有特别限制,目标是使患者处于无痛状态
3. 按时给药:对于持续性疼痛,应按时给药维持血药浓度,而非"按需"给药
4. 注意细节: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方案,处理药物副作用
5. 综合治疗:除药物治疗外,可考虑结合手术、放疗、化疗等抗癌治疗,以及中医中药辅助治疗
特别注意事项
癌痛的有效控制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评估、合理用药和综合干预,大多数癌痛都能得到良好控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