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让宝宝趴睡?当心婴儿猝死症候群
还在让宝宝趴睡?小心婴儿猝死症候群
一个月大的宝宝,半夜突然失去呼吸,紧急送医仍未能挽回生命。家长描述孩子当时正在趴睡。当一岁以下的婴儿突然不幸离世,经过全面的病理解剖和详细调查仍无法确定死因时,他们被归类为婴儿猝死症候群。
婴儿猝死症候群主要发生在2至3个月的婴儿身上,1个月以下的婴儿较为少见。尽管许多报告已经证实趴睡与此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在冬季其发生率有所上升。
回顾荷兰在19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人们发现趴睡是婴儿猝死症候群的一个危险因素。尽管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陆续确认了趴睡的危险性。从1991年开始,这些国家宣导避免婴儿趴睡,结果婴儿猝死症候群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美国也在1992年开始倡导不要趴睡,并开展了“Back to Sleep”运动,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
尽管有些家长知道这些信息,但为了孩子的头型好看,仍然选择让孩子趴睡。真正了解婴儿猝死症候群的原因并不明确。可能的解释包括:有些婴儿在睡眠中神经反应不佳,导致在发生窒息等事故时无法及时醒来;婴儿在1个月大后开始尝试抬头,可能在趴睡时不慎压住自己的口鼻,却无法自行调整;冬季使用过多的枕头、被单或睡软床也可能增加呼吸道阻塞的风险。
关于是否应该让宝宝趴睡,有些家长可能会以他们的亲戚或朋友的孩子的例子作为依据来抗辩。要知道每个孩子的体质都是不同的,发生猝死的几率虽然低,但仍然存在。不应去赌这个机率。
即使在医院,护理师会让宝宝趴睡,那也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医院通常使用硬板床,并且只有毛巾,没有可能造成窒息的枕头等物品。随时有护理师或监视器可以观察孩子的状况。家长在家不应模仿医院的做法。
尽管头型对于某些家长来说很重要,但孩子的平安长大更为关键。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趴睡。我们应该重视每一个小生命的安全和健康,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的外貌。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来源于布莱德庄医师的宝宝快乐园地,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该来源。未经核实的信息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判断。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