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价消费者协会规定 价格保护机制法律规定
商家承诺保价未兑现,消费者如何维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揭示“不兑现保价承诺”问题日益严重
中国网讯,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发布的消息,在今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期间,全国12358价格监管平台接收到的各类价格举报、投诉和咨询共计达到52608件。数据显示,与往年相比,“不兑现保价承诺”等新的价格违规行为更为显著,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在每年的“双十一”购物节期间,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价格问题,今年依然热度不减。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电商营销手段和规则的日益复杂多样化,价格欺诈、明码标价不规范、虚假促销等问题有所改善的商家“不兑现保价承诺”的行为却逐渐浮出水面,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据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价格举报、投诉和咨询类案件受理量呈现一定的趋势。其中,价格举报911件,同比下降49.3%,但环比上升89.4%;价格投诉159件,同比下降79.7%,环比上升14.4%。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双十一”期间的11月11日至20日,是消费者集中购物时段,相关价格问题也更为突出。
从地区分布来看,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区的价格类案件受理量排名靠前,占据了总受理量的89%,显示出这些地区的电商活动和消费者参与度较高。
对于消费者来说,遇到商家不兑现保价承诺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呢?消费者应保留相关证据,如订单截图、聊天记录等。可以通过拨打12315消费者热线或登录全国12358价格监管平台进行投诉和举报。消费者应关注价格保护机制的法律规定,了解保护差价的时间规定,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这次报告为我们揭示了“双十一”购物节期间的价格问题。作为消费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还要关注商家的服务和信誉。我们也要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遇到不公时,要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兑现保价承诺”等价格违规问题的出现,提醒我们在购物过程中要保持警惕,也期待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加强对电商市场的监管,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