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肠息肉一般不会癌变
大肠息肉,这一在大肠黏膜上生长的局限性隆起病变,不论其病理性质如何,在未确诊前都被统称为结肠息肉。冯春祥医生指出,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男性患者更为常见。
在众多的息肉类型中,有些并不会发生癌变。例如:
淋巴性息肉,也被称为良性淋巴瘤,主要出现在20至40岁的成年人中,男性患者较多。这种息肉主要位于直肠下段。较为罕见的是良性淋巴性息肉病,表现为数量繁多的淋巴性息肉,这些息肉呈现为5至6毫米的小球形,常见于儿童。它们的组织学特征与淋巴性息肉相同。
另一种不易癌变的息肉是炎症性息肉,也被称为假性息肉。这种息肉是由于肠黏膜长期受到慢性炎症的刺激而产生的息肉样肉芽肿。在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以及肠结核等疾病的肠道病变中,这种息肉较为常见。它们通常是多发的,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随着病程的延长,体积可能会增大。
增生性息肉是一种常见类型,也被称为化生性息肉。这些息肉主要分布于远侧结肠,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它们表现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光滑,并且通常是多发的。组织学上,这些息肉是由增大且规则的腺体形成,这些腺体中的上皮细胞增多,造成皮皱缩呈锯齿形。细胞核排列规则,其大小及染色质含量变化很小,核分裂相对少见。增生性息肉的重要特点是肠腺隐窝的中、下段都有成熟的细胞出现。这种类型的息肉通常也不会发生恶变。
还有幼年性息肉,大约90%的病例出现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中,男孩更为多见。这些息肉外观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绝大多数生长于距肛门25厘米的范围内,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并且大多数有蒂。这种息肉也一般不会发生恶变。
虽然大肠息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引发癌变,但并非所有的息肉都会如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息肉,我们需要了解其特点并进行适当的处理,以确保我们的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