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早期主要有这5种症状 早发现早治疗
关于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与应对之策
在大肠癌的初期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轻微转移的迹象。这时,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往往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期。随着病情的逐渐恶化,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及早干预。那么,大肠癌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呢?
大便带有血丝是90%大肠癌早期患者的典型症状。不同部位的大肠癌,其性质和出血时间也有所不同。对于直肠癌患者而言,这可能是其最早期的信号之一,出血量虽不多,但大便条一侧会有新鲜的血痕。乙状结肠与直肠相邻,因此其粪便停留时间较长,可能导致排出的大便颜色发灰,呈现黑紫色。由于早期出血量较少,这一症状往往不易被肉眼察觉,但去医院做检查时,大便隐血检测会呈现阳性。
约40%的大肠癌患者早期会出现腹泻的症状。患者每天排便次数明显增多,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里急后重的感觉。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即开始为便秘,随后转为腹泻,或者大便开始干燥而末端变稀。
早期大肠癌患者还会出现大便习惯的改变。这包括大便次数和时间的改变,甚至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或便秘。特别是直肠癌患者,他们的大便次数会增多,但每次排便的量不多,可能仅排出少量的血液和黏液。
在排便过程中,70%的直肠癌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随着病情的加重,这种疼痛感会越来越难以忍受,甚至让患者恐惧排便。
正常的大便应该是垂直从肛门排出的圆柱形。但当直肠内有癌肿瘤时,它会压迫粪便,导致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变形的大便条可能会变细,呈现扁形,并可能附有血丝。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患者应尽快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因为大肠癌有可能向肺部和肝部转移。当病变广泛时,手术可能无法完全切除肿瘤,治疗的目标将转为缩小肿瘤、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痛苦。针对性的治疗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对大肠癌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