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食材怎么洗干净?谭敦慈教2步骤
冬日的进补食材如何洗得干净?听听谭敦慈的建议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冬令进补成为许多人的养生之道。近日彰化县卫生局对进补食材进行抽检,发现部分食材存在农药残留问题。那么,如何正确快速地洗净食材上的农药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杀毒教母”谭敦慈的建议。
连续多日的低温,让人不禁想吃点热腾腾的食物来暖身。姜母鸭、羊肉炉等冬令进补美食,想必大家都已经尝过。但在享受美食的食材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谭敦慈为我们提供了两大洗净食材的步骤,让我们一起学起来吧!
第一步,准备一把钢丝漏勺,将待煮的药材放入其中,在水龙头下抓洗1-2分钟。这样可以有效去除药材表面的污渍和农药残留。
第二步,烧开一锅清水,将漏勺里的药材倒进沸水中汆烫2-3分钟。这一步能够进一步去除药材中的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如果用60℃的热水浸泡药材半小时,或者用沸水更快地去掉附着在表面的二氧化硫,效果会更好。
除了洗净食材,挑选中药材也有诀窍。建议选择真空密封包装、成分标示清楚的袋装药材,这样更有保障。购买后,要注意药材是否完全干燥、是否具有中药的原始香味,以避免有霉菌生长的风险。
谭敦慈还提醒大家,拆封的药材和煮好的补汤都不宜久放。最好一次估算好分量,煮好后就及时享用。如果药材当天没料理完,应该用密封袋或塑胶袋装起来,挤出空气后放进冷冻库,以免药材潮湿腐烂。
很多人在煮补汤时习惯加入米酒。虽然有人认为加酒可以增加补汤的效果,但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米酒中的酒精会造成人体轻微脱水。无论是否加入酒精,吃完补汤后都应该多喝水,以补充失去的水分。
值得注意的是,患有肝、肾或自体免疫性疾病的人,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等患者,以及老人、孕妇和幼儿,在进补时要特别谨慎。不要随意吃补,以免刺激炎症症状或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许多人认为喝下了汤就等同于吃下了所有的滋养成分,其实并非如此。绝大部分的营养还是保留在食材里。炖补汤的鸡、鸭或虾肉还是要尽量吃光。在炖煮补汤时,水也不必加太多,保留胃的容量给食材,才能真正达到“吃补”的效果。
冬令进补是我们养生的好时机,但在享受美食的也要关注食材的安全问题。遵循谭敦慈的建议,正确洗净食材、合理搭配、适量进补,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