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零差率社区医院心慌 两大疑虑待破解
江苏省物价局最近宣布,自本月23日起,南京的秦淮、建邺、雨花台区及高淳县的社区医院将率先实施零差率的“基本药物制度”。这一新政策规定,试点社区医院只能使用目录内的基本药物,并承诺不在药价上谋取任何利润。未来,这一制度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面对这一变革,市民普遍持欢迎态度,但对社区医院来说,他们的反应更为复杂。
目前现状是,尽管正在推动市民向社区医院分流,但社区医院的药价普遍高于普通药房。例如,在某些小区,居民发现社区医院的部分药品价格高于外面药房。以某些常见药品为例,社区医院的价格明显高于平价药房。对此,社区居民常有怨言,质疑社区医院药价高的原因。
社区医院的工作人员解释,药品价格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进货渠道不同。而一些医药代表则透露,部分社区医院因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而提供零差价药品,但其他社区医院由于要维持医护人员的薪资,药品售价仍有一定利润。国家对医院售药价格有明确规定,只要社区医院的价格在规定范围内,都是允许的。
新政策的基本药物目录至今尚未正式下达给社区医院,这让一些医院负责人感到困惑。他们表示,虽然理解推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初衷是为了提供医疗保障和降低医疗成本,但作为一项重大制度改革,应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操作规范。目前,他们对如何补偿药品差价部分的损失、是否会托底以及如何托底等配套措施表示担忧。
社区医院还担心新政策可能导致患者被“逼”向大医院或社会药房。一些社区医院目前拥有的药品种类与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数量相当,但目录中有些药品他们并不需要,而患者需要的某些常用药却不在目录中。这可能导致一些长期需要特定药品的患者流失。
对于转型为社区医院的二级医院来说,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这些医院的医生通常拥有较高的职称和丰富的经验,但在新的制度下,他们可能只能从事居民公共和保健的“片医”工作,这被视为对医疗资源的浪费。一些大中型手术将无法进行,高水平和高职称的医务人员可能无用武之地,大中型医疗设施也将闲置。
至于“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实施后,是否会导致医院看病反而成为“坏事”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医院的运营模式和资源分配问题。推动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的普及性。如何确保这一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不出现偏差,如何确保社区医院能够持续、健康地运营,仍需要和相关部门的深入思考和精细管理。
新的“基本药物制度”旨在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医疗服务,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需解决诸多问题和挑战。这需要、社区医院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确保新政策能够真正惠及民众,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这家医院的负责人透露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他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问题并非简单的医疗技术或服务问题,而是关乎整个医疗体系的结构性问题。
首要的问题在于编制和资源配置。当前,社区医院的编制通常是基于服务的基本人口总数来确定的,同时还会考虑医务人员的绩效、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及社会评价等因素,给予差额补贴。对于像这家戴着社区医院“帽子”的二级医院来说,情况却有所不同。
由于这家医院的医疗水平相对较高,医疗设备先进,吸引了远超按区划认定的服务人口数的患者前来就诊。现有的在编医务人员数量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为保证医疗质量,他们不得不自行招聘人员并承担相关开支。这却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医院的收费是按照公益标准进行的,而招聘员工的费用却要按照市场成本来计算,这就导致了他们面临的困境:医疗服务质量越高,诊疗的患者越多,反而会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这无疑是一个极其不合理的现象。
院长的遭遇更是令人无奈。他在接受采访时用一纸杯泡茶,原因是他原本的茶杯被一位冲动的患者砸坏了。对于即将实施的基本药物目录,他深感忧虑。他的办公室已经发生过冲突,为此他做好了再次被冲砸的准备。对于他们的社区医院来说,由于原有的药品种类丰富,如果实行基本药物目录,现有的药品将减半,这无疑加大了他们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如果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不能协调配合,患者可能会因为药品的问题再次产生不满和冲突。
这位院长更担心的是,如果仅允许社区医院按照基本药物目录用药,那么部分患者可能只能再次转向三级医院或者在外部药房购买药品,这会让患者看病的难题依然存在,费用依然高昂。这不仅对患者造成困扰,也会对整个医疗体系造成更大的压力。
面对这样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方案。这不仅需要医疗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医疗服务的公平、高效和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