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脸红的人易得癌症

癌症预防 2025-05-30 15:50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介绍喝酒脸红背后的基因秘密

你是否曾在喝酒后出现脸红的现象?这在东亚裔人群中尤为常见,被称为“Asian Flush”。这一现象并非过敏,而是基因缺陷导致的。大约三分之一的东亚人(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在饮酒后会有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一下背后的科学原理及其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一喝酒就脸红的症状其实是酒精代谢过程中的基因缺陷所致。当乙醇进入体内后,主要的代谢途径是通过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接着乙醛在乙醛脱氢酶2的作用下进一步代谢。其中,乙醛是引起脸红的主要物质。

那些喝酒容易脸红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乙醛脱氢酶2基因存在缺陷,导致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乙醛的累积不仅会造成血管扩张,引发脸红,还会对许多组织和器官产生毒性,可能造成DNA损伤,甚至具有致癌效应。

关于基因缺陷,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正常人的两对基因都可能是“好基因”,而有问题的人则可能有两个“坏基因”或“一好一坏杂交基因”。拥有两个“坏基因”的人完全不能代谢酒精,因此不会过量饮酒,对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而那些具有“一好一坏杂交基因”的人,虽然可以逐渐对乙醛和脸红现象产生耐受,但随着乙醛的累积,对身体的损伤也会逐渐增大。

还有一些人喝酒后脸会越来越白,这是另一种基因类型的表现。他们主要依靠肝脏中的P450酶来氧化酒精。这样的人在饮酒时容易过量,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和肝脏损伤。

研究发现,对于酗酒的人来说,脸红基因缺陷与食道癌的高发有着密切关系。医生可以通过询问病人是否容易喝酒脸红来判断他们是否存在乙醛脱氢酶2缺陷,并建议他们少喝酒,增加食道癌方面的检查。

这项研究主要侧重于日本和台湾地区的人群,但大陆人的情况也有类似结论。存在乙醛脱氢酶2基因缺陷的酗酒者比正常酗酒者患食道癌的几率更高。不论是哪一种人群,喝酒脸红的人都应该谨慎饮酒,不仅是为了预防食道癌,也是为了防范其他疾病。

喝酒脸红并不是坏事,它提示你的身体存在某种基因缺陷。很多人根据自己的醉酒程度来判断是否应该继续饮酒,或者认为锻炼后酒量增长就可以无限制饮酒,这些都是误区。实际上,有基因缺陷的人在锻炼后对酒精的耐受性增强,可能会喝更多的酒,导致体内乙醛的累积和更大的健康危害。建议喝酒脸红的人尽量少喝或者不喝,以保护自己的健康。酒量之谜:为何有人能千杯不醉?

当我们谈论酒量时,总会有人如传说中的酒篓子般令人羡慕。那么,究竟是何原因让这部分人似乎对酒精有着超乎常人的抵抗力呢?这背后的秘密或许与人体内的两种重要酶有关: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当这两个酶的活性都极高时,酒精便能迅速被分解,转化为乙酸并进入TCA循环,从而引发大量热量释放,导致身体大量出汗。这样的人在酒桌上无疑是无人能敌的,但好在他们并不多见,大约只占人群的十万分之一左右。

喝酒之后,有些行为是需要我们高度警惕的。酒后五不宜:

1.酒后不宜立刻睡觉:

酒精需要通过肝脏进行消化。饮酒后立刻入睡会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这对肝脏并不利,容易引发酒精肝。建议酒后用冷水洗把脸,然后坐着休息一会。对于饮酒过量的人,更要避免任其自然入睡,尤其是重度酒精中毒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家人应陪伴在身边,每隔两小时唤醒醉酒者,喂一些白开水或其他适当的饮品,直至其完全醒酒。

2.酒后不宜服用醒酒药:

醒酒药虽然能暂时让人摆脱醉酒的症状,但实际上却会延长醉酒的时间。建议酒后大量饮水,帮助身体代谢酒精。还可以选择运动饮料来补充电解质、维生素C等,以保持血糖水平。

3.酒后不宜使用电热毯:

饮酒过量时,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可能会失调,导致热量散失增多,使人感到浑身发冷。虽然需要保暖,但酒后使用电热毯可能会使血管扩张,导致心率加快、新陈代谢加速、血压升高,从而容易诱发心梗、心绞痛等疾病。此时可以选择羽绒被或热水袋来保暖,同时多喝热水,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烫伤。

4.酒后不宜大量喝浓茶或汽水:

浓茶会使心脏过于兴奋,对肾脏也不利。而汽水则会加快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对肝脏不利,甚至可能诱发急性疾病。酒后应避免饮用浓茶和汽水。

5.酒后不要服药:

酒精与许多药物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例如,服用退烧药后,其中的羟苯基乙酰胺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导致肝脏发炎甚至永久性损伤。头孢类抗生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也不建议在酒后服用。如有必要,建议在次日早晨提前一小时服用布洛芬等药物。

酒桌上的文化丰富多彩,但酒后保养同样重要。了解这些酒后不宜的行为,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