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治疗淋巴瘤的基本过程
淋巴瘤是一种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它的主要症状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以及可能涉及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消瘦和瘙痒等。为了有效预防淋巴瘤的恶化,了解其病因和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放疗治疗淋巴瘤的基本过程。
定位是放疗治疗的第一步。在模拟机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定出照射范围。对于霍奇金病,照射方法早期以包括所有淋巴结为主,晚期则在联合化疗后针对病灶局部进行放疗。例如,当发现颈部、腋下有肿大淋巴结或CT显示纵隔有肿大淋巴结时,放疗范围应包括颌下、颏下、枕骨后、双侧颈部、锁骨上下、腋下、胸膜、纵隔、肺门等处的全部淋巴结,采用所谓的“斗篷野”放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对放疗同样敏感,但复发率高,因此仅适用于低度恶性临床分期I、II期及中度恶性I期的患者。局部放疗针对发病部位如扁桃体、鼻咽部或原发于骨骼的患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长期缓解。
接下来是制作铅挡。放射治疗的目的在于用放射线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同时保护正常组织。铅挡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部分,它由低熔点金属铅制成,用于遮挡不需要照射的部位,如肺、心脏、喉结等。
最后就是放射治疗周期。通常情况下,每周放疗5次。霍奇金病的放疗次数大约为20~24次,持续4~5周。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放疗次数约为28次,持续大约5~6周。
通过这一系列的治疗过程,淋巴瘤患者可以获得有效的治疗,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不便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这段艰难时期。了解淋巴瘤的病因和预防措施,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话题。只有通过全面的了解和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淋巴瘤,保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