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一、癌症伴精神障碍的源头
癌症伴随精神障碍的成因复杂且深奥。对于生长在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癌症,其伴随精神障碍的具体原因尚无法明确。但考虑到心理因素在其间的作用,许多患者在患病前已存在如过度抑郁、情绪压抑等不良性格特征,在罹患癌症后,这些原有的性格特质可能进一步引发精神和心理的困扰。除此之外,癌症自身也可能产生一些非转移性的影响因素,比如某些癌症分泌的特定神经毒素或激素,它们可能会悄然侵蚀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
二、癌症伴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
癌症伴随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犹如迷雾中的谜团,尚未完全揭开。遗传、化学、物理因素以及病毒感染等都可能与癌症的发生有关。许多研究指出,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动物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环境的小鼠,在接种致癌病毒后,其发病率显著上升。对癌症患者的调查也常常发现,他们在发病前往往经历过紧张的生活事件,特别是与失去和分离相关的情绪紧张,如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绝望和悲伤等。癌症患者大多具有敏感、多疑、不耐烦、被动、依赖和内向等特定的性格特征。心理和癌症的发生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联系:
1. 不良的情绪因素可能改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状态,可能导致脑内信号的紊乱,发出错误的指令,这些错误的指令有可能导致细胞突变,从而引发癌症。
2. 心理压力可能引起内分泌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抑制预防癌症所需的免疫反应,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癌细胞的侵袭。
3. 长期负面情绪可能会损害下丘脑的功能,降低我们的免疫功能。除了这些心理机制引起的功能性情绪和认知障碍外,癌症伴随的神经精神症状还可能直接涉及或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晚期癌症并发感染引起的循环代谢问题;以及抗癌药物的副作用也是神经精神障碍的原因。
对于这种复杂的疾病,我们需要全方位地了解其背后的机制,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全面的治疗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