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造口术后该如何护理呢
结肠癌术后护理:关注病情与心理的双重护理
术后护理对于结肠癌患者而言,既是恢复身体健康的关键,也是心理调适的重要阶段。专家指出,在护理过程中,既要关注患者的生理变化,也要注重饮食调理与心理护理。
医生在手术前需精心设计结肠出口的位置和大小,确保其符合生理需求。结肠出口的位置应略高于皮肤表面,大约3cm左右,以便于佩戴粪袋收集和储存粪便。过高或过低的出口位置都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是排便不规律,患者对排便失去控制意识。针对这一问题,康复方法主要是通过结肠出口灌肠,培养患者提高定期排便的意识。开始时,每天上午和下午进行灌肠,逐渐减少对患者的刺激,直至最终实现自然排便。每次灌肠时,使用500至1000毫升温水,根据患者的感受调节水流大小,保持水流约10分钟后拔出导管。随着导管的拔除,部分水和粪便随即流出,大约20分钟后剩余的水会随粪便一起排出。通过这样的训练,大多数结肠造口患者在术后三到六个月内能够定时自然排便。
除了生理护理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护瘘管周围的皮肤清洁。每天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洗该区域,如出现皮肤腐蚀现象,可涂抹氧化锌软膏。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腹泻。如需外出时,可服用止泻剂抑制肠道蠕动。同时避免增加腹部压力的活动。如遇排便困难,可戴手指套涂抹油膏扩张瘘管。若肠粘膜出现脱落或收缩现象,应立即就医。
另一方面,心理护理在结肠癌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同样重要。由于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巨大,因此心理护理一直是恶性肿瘤护理的重点。事实也证明,心理健康的患者恢复效果更为理想,生活质量也更高。家属和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治疗和生活。
在饮食方面,患者需注意避免高脂肪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花生、瓜子等干果类食物;玉米、土豆等富含纤维的食品;草莓、西红柿等种子类食物以及一些特殊食物如大蒜、洋葱等都需要谨慎食用。注意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牛奶等营养食物以满足身体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心理护理,相信结肠癌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