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来临前,准备哪些食物才能心里有底?
暴雨季节的生活指南:居家食物准备与应急物资储备
最近北方多地暴雨频频,造成不小的损失。暴雨时节,首要之事是减少外出。当红色、橙色预警发布时,除非是必要的、关乎社会运转的工作,否则尽量留在家中。若拥有年假,不妨趁机休息,照料因暴雨停学停园的小朋友们。
除了这些注意事项,我们的日常饮食在暴雨季节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一旦收到官方发布的极端天气预警,我们就应该提前规划,仔细考虑“吃什么”这个重要问题。那么,暴雨来临前,我们应在食物方面做哪些准备呢?
首要任务是准备常温储藏、能提供能量的食物。确保家里有足够的干净饮用水。毫无疑问,在这种暴雨时节,外卖可能无法准时送达。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家里至少有三天的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食物的储备,以填满冰箱。
除此之外,还需要备一些方便直接食用的食品。万一出现短时停电、停天然气的情况,无法做饭做菜时,这些食品至少能为我们提供充饥的食物,顶上一两天的时间。可以选择一些咸味食品,因为夏天容易出汗,需要补充盐分。
推荐的应急食物包括:盒装的牛奶豆浆和果汁、水果干、各种坚果炒货、室温下能存放两三天的水果,即食的复合麦片、早餐谷物片、奶粉、豆浆粉等。能量棒、蛋白棒、方便面、压缩饼干、榨菜以及各种罐头也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食物的储备,干净饮用水的储备同样重要。万一供水暂时中断,干净的水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瓶装水,还可以备个水桶装上清水。有折叠泡澡桶的网友建议,平时可以偶尔泡泡澡,紧急情况还可以用来储水,不用的时候折叠起来也不占地方。
若迫不得已要出门,建议随身带些水和食物。我自己每当听到橙色或红色气象预警,都会去超市买食品储备。出门时背个包,里面可以放瓶装水、牛奶等,既能补能量也能补水。包里还可以放个小盒子,装上高能量小体积的食物,如葡萄干、枣、早餐麦圈等。考虑到有时候撕不开包装很麻烦,可以带个微型剪刀。消毒纸巾和小包纸巾也是必备的。
除了食物和水的储备,家中还可以准备一个应急箱,里面包含多功能棒、救援绳、充电手电、反光背心、胶点手套、应急保温毯、灭火毯、急救护理包等应急用品。应急箱应放在方便拿取的位置。
夏天出门旅游,特别是去山区、湖区等风景地时,也应随身自备这些应急食物和饮水。随身的包里还要备几个塑料袋,包括封口袋,装好手机、充电宝、证件和食品,避免被雨水浸泡。有水有粮,保持体力,手机有电,心中就不慌。除了常见的应急物资,家中还应备下一些特殊应急物资。蜡烛的微弱光芒,电池的电力,小电瓶的储能,都是黑暗中的希望。应急灯如明灯般照亮前行的道路,家用氧气瓶则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呼吸的支撑。声音响亮的哨子,能在危机时刻发出紧急信号,而家用急救包则能为我们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对于特殊人群,如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老人和病人,他们的必备药品更是不可或缺。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因手术需要持续服用甲状腺素补充片,或在患有“三高”的情况下每日需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这些药品就是他们生活的保障。
家中若是经营店铺,备有一台小型发电机和小型水泵则更为理想。发电机能在断电时保障店铺的基本电力需求,而水泵则能在关键时刻提供水源支持。
家中准备一些现金也是明智之举。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支付已成为日常支付方式的主流,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现金却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建议家中存放几百元现金,并准备一些零钱。同样,建议随身包里也备有百八十元的现钱。因为一旦遭遇灾情导致断电,微信、支付宝甚至银行卡的支付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这时携带少量现金将更为便捷实用。在面对不可预测的情况时,这些小小的现金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