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槟榔一定容易得口腔癌吗 专家这么说
槟榔,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零食,其诱惑力如同一般弥漫在人们的生活中。近年来关于槟榔可能导致口腔癌的传闻,让许多人对其敬而远之。那么,槟榔真的会引发口腔癌吗?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一问题?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槟榔与口腔癌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槟榔会致癌呢?原因有四点。槟榔质地粗硬,在咀嚼时容易损伤口腔黏膜,长期如此,可能引发黏膜病变,甚至癌变。槟榔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在咀嚼过程中会形成致癌物质。槟榔中的生物碱和多酚含量极高,这两种物质可能促进上皮细胞死亡,干扰细胞外基质大分子沉淀与降解,从而诱发癌症。槟榔制作过程中的添加剂也可能带入有害物质,增加患癌风险。
在临床中,口腔癌的发生率在40岁后急剧上升。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吴补领教授表示,口腔癌的发生与口腔卫生、长期吸烟喝酒、口腔不良刺激等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口腔癌患者有长期吸烟、饮酒史,而不吸烟又不饮酒者则较少见口腔癌。牙齿根或锐利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等长期刺激口腔黏膜,也可能导致慢性溃疡甚至癌变。
那么,如何早期发现口腔癌呢?口腔癌发生时,通常会伴随一些明显的信号。例如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经正规治疗超过2周无法治愈;口腔内有特殊分泌物产生,发出恶臭或不明原因的出血;颚骨与牙龈局部肿大,牙齿动摇;舌头麻木、丧失知觉,咀嚼、吞咽困难;喉咙疼痛久久不愈;口内或脖子部位出现异常的肿块等等。
面对这些信号,我们应该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毕竟,早期手术治疗的效果远胜于中晚期化疗或放射治疗。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卫生,限酒,避免口腔不良刺激。我们也要警惕槟榔的摄入量,不要过度咀嚼槟榔,以预防口腔癌的发生。
槟榔与口腔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我们不必过分恐慌。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口腔卫生,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异常症状,就能有效预防口腔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