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治疗癌症也有耐药性

癌症诊断 2025-07-11 17:07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之际,我们聚焦于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备受瞩目的靶向治疗。近十年来,随着科研和临床的飞速发展,靶向治疗似乎风头无两,学术推广与商业营销不断高涨。专家警告,这类药物并非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神药”,其使用需谨慎。

何婆婆的病例引人深思。体检时发现的右上肺中央型肺腺癌让家人倍感压力。听说靶向药物是当下最好的抗癌药物后,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购买并给何婆婆服用。起初,药物似乎有效地控制了病情,但几个月后却失效了,病情急剧恶化。这引发了人们对靶向药物持久性的质疑。

解读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靶向药物也存在耐药性。分子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来杀死癌细胞,但肿瘤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适应能力。当某一治疗通路被抑制时,它们会寻找其他途径继续生长,这导致靶向药物逐渐失去效果。例如,治疗肺癌的TLI抑制剂的中位有效期通常为9到13个月。

为何同样的药物对不同的患者效果不同?这涉及到复杂的生物学和医学问题。使用靶向药物前,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肿瘤细胞上存在符合药物“打击”的位点,药物才能发挥作用。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使用靶向药物。

目前对靶向药物的使用存在滥用的趋势。一方面,部分医生在适应症把握上不严格,忽略了基因检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患者受夸大宣传的影响,将其视为救命的“神药”,寄予过高的期望。事实上,大量临床研究显示,靶向药物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其缓解率为20%至50%,中位生存期延长5至15个月。但靶向药物的价格昂贵,每月费用常达数万元。滥用靶向药物不仅影响患者的规范治疗,还可能增加副作用,甚至导致人财两空。

我们必须理性看待靶向药物。虽然它在某些情况下能发挥治疗作用,但并不是万能的。患者和医生应严格按照适应症使用,并重视基因检测的重要性。应避免受到夸大宣传的影响,以免落入无效的、昂贵的治疗陷阱。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应保持谨慎和理性,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

上一篇:儿童肝癌多因感染hdv 预防肝癌要怎么做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