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化疗后血管的观察和护理

癌症诊断 2025-08-04 10:02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化疗后的血管观察与护理:护航生命线

化疗,作为抗击癌症的强效武器,其背后却隐藏着对血管的潜在挑战。许多化疗药物,如紫杉醇类、阿霉素类等,对血管内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易引发局部毒性反应。外周静脉用药后,静脉炎的风险升高,其症状可能包括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血管变硬,甚至呈现条索状或树枝状的变化。为此,化疗后的血管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

一、外周静脉化疗后的血管观察与护理

外周静脉化疗主要通过留置针和头皮针进行。拔针后,需对针眼按压五分钟以上,并至少观察穿刺部位48小时。这期间,要密切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红肿、发热、发硬的感觉,沿注射血管是否产生条索状变化。静脉炎可能在化疗后的3-10天内发生,因此需持续观察。

护理要点如下:

1.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

2. 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使用喜疗妥霜膏外涂,每日3-4次,加速静脉炎的恢复。

3. 使用25%硫酸镁湿敷。

4. 对于局部疼痛、血管条索状的患者,可采用氦氖激光照射,每日一次,每次5-10分钟。这种激光具有消炎、止痛、扩张血管等作用。

5. 深静脉穿刺置管(CVC)能有效避免浅静脉炎的发生。

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化疗后的血管观察与护理

PICC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静脉炎,包括机械性、化学性、细菌性三种,其中机械性静脉炎最为常见。对于PICC置管的患者,需要每日观察导管与接头的连接情况、敷料的完整性,以及导管内是否有回血。一旦发生静脉炎,要保持冷静,及时联系医生或专业护士。

护理建议如下:

1. PICC置管初期,可适度活动手臂,避免过度使用,减少导管与血管壁的摩擦。

2.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擅自移除贴膜。当贴膜卷曲、松动或出汗时,应及时请护士处理。

3. 避免浸泡无菌区的活动,如游泳,以防细菌侵入。洗澡时,可用保鲜膜包裹,并及时换药。

4. 发生静脉炎时,抬高患侧手臂,促进血液回流。

5. 局部湿热敷,使用热毛巾每次敷20分钟,每日四次。热敷后,机械性和化学性静脉炎的症状通常在2-3天内明显好转。

在化疗的旅途中,每一滴流动的血液都承载着生命的希望。对血管的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是保护生命线的关键。针对静脉炎的治疗与护理,我们提供如下专业建议:

对于贴膜上方沿静脉走行的部位,我们推荐使用喜疗妥霜膏进行涂抹,方法与之前相同,以缓解症状。远红外线照射或外用消炎止痛膏进行局部包扎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三天后,症状将明显减轻。

对于出院患者携带的PICC导管,我们强调回家后的护理重要性。需每周按时去医院进行换药并冲洗导管,严格遵循医院的相关宣教。如遇任何问题,应及时联系医生或护士,我们将为您提供解答和指导,确保您的恢复过程顺利。

关于静脉炎的分级,我们采用美国静脉输液协会1998年制定的标准:

0级:无临床症状。

1级:输液部位发红,可能伴有轻微疼痛。

2级:输液部位疼痛明显,伴随发红和/或水肿。

3级:除了疼痛、发红和水肿,还形成条索状物,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剧烈,伴有发红、水肿及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大于一英寸,甚至可能出现脓液流出。

请您根据自己的症状,对照以上分级标准,及时就医并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我们理解您的困扰,并希望您能尽快恢复健康。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上一篇:预防乳腺癌 教你6招自检乳房的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