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查项目选择
1. 影像学检查
胸部CT或腹部超声用于监测原发灶及转移情况
头部MRI排查脑转移(尤其肺癌患者)
PET-CT(非必选项):适用于疑似全身转移时,每年不超过2次
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治疗副作用及基础代谢
肿瘤标志物:如CEA、CA15-3等,需动态观察趋势而非单次数值
3. 症状导向检查
骨扫描(骨痛患者)
胸腔/腹腔穿刺(新发积液时)
二、复查频率建议
常规间隔:晚期患者通常每2-3个月复查一次,病情进展快者需缩短至1-2个月
症状预警:出现消瘦、持续疼痛、异常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复查
三、预约注意事项
1. 材料准备
携带完整病史资料(病理报告、用药记录、既往检查影像)
提前整理当前症状清单(如疼痛程度、进食情况等)
2. 流程优化
优先选择原治疗医院复查,异地复查需提前与主治医生沟通
预约上午时段检查,避免空腹等待过久(抽血需空腹,可备零食防低血糖)
四、特殊护理配合
疼痛管理:复查前按需使用止痛药,确保检查耐受性
心理支持:复查前后需关注患者情绪,必要时安排心理咨询
> 提示:晚期复查更需个体化,建议提前与主治医生讨论检查项目的必要性与优先级,避免过度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