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像学检查
胸部CT: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肺癌筛查手段,能清晰显示肺部结节、占位性病变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低剂量螺旋CT对早期小结节的检出率更高,增强CT则有助于判断病灶性质。
X线胸片:作为初步筛查工具,但对早期肺癌(尤其是小于1cm的结节)敏感度较低。
PET-CT:通过代谢活性判断结节良恶性,适用于疑难病例或全身转移评估。
2. 病理学检查(确诊金标准)
支气管镜活检:通过气管镜直接获取可疑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可明确肺癌类型(如鳞癌、腺癌等)。
穿刺活检:在CT或超声引导下对肺部肿块或淋巴结穿刺,适用于外周型肺癌。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收集痰液检测癌细胞,但需多次送检以提高准确性。
3.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NSE等血液指标异常可能提示肺癌,但需结合其他检查(不能单独确诊)。
其他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辅助评估整体健康状况。
4. 症状观察与高危人群筛查
早期症状:持续性干咳、痰中带血、胸痛、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等需警惕。
高危人群:长期吸烟者、有家族史或职业暴露人群,建议定期低剂量CT筛查。
注意事项
避免依赖自测:症状如痰中带血虽需重视,但最终需通过专业检查确诊。
综合评估:单一检查可能存在局限性,通常需结合影像、病理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若出现可疑症状或属于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就医完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