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分期主要通过国际通用的TNM分期系统进行评估,结合肿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三方面指标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分期依据和临床意义:
一、TNM分期核心指标
1. T(Tumor)原发肿瘤
根据肿瘤大小、浸润及周围组织侵犯程度分为T1-T4,数字越大表示肿瘤范围越广。例如:肺癌以肿瘤直径划分,胃癌则关注浸润。
T1通常为早期局限病灶,T4可能已侵犯邻近器官或重要血管。
2. N(Node)淋巴结转移
N0表示无转移,N1-N3代表转移淋巴结数量、位置(局部或远处)。例如:乳腺癌若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可能归为N2。
淋巴结转移越多,分期越晚。
3. M(Metastasis)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M1表示已转移至其他器官(如肝、肺、骨)。一旦出现M1即判定为四期(晚期)。
二、临床分期对应治疗策略
一期(早期):肿瘤局限(T1-T2)、无淋巴结转移(N0)、无远处转移(M0)。手术切除治愈率可达80%以上。
二期(中期偏早):肿瘤增大或局部浸润(T2-T3),可能伴少量淋巴结转移(N1)。需结合手术与放化疗。
三期(中晚期):广泛淋巴结转移(N2-N3)或肿瘤侵犯周围组织(T4)。需多学科会诊,可能需术前辅助治疗。
四期(晚期):远处转移(M1)。以全身治疗(靶向、免疫)为主,目标为延长生存期。
三、其他辅助判断方法
病理分级:高分化肿瘤恶性度低,未分化肿瘤进展快。
影像学检查:CT/MRI评估肿瘤范围,PET-CT检测远处转移。
肿瘤标志物:如AFP(肝癌)、CA125(卵巢癌)辅助监测,但需结合其他检查。
若需具体分期诊断,建议由肿瘤专科医生根据病理报告和影像结果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