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类降压药导致癌症

癌症诊断 2025-09-22 19:07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关于普利类降压药(ACEI类药物)与癌症风险的争议,目前医学界的研究和观点存在一定分歧,但综合现有信息可得出以下结论:

1. 致癌争议的起源

2018年《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研究首次提出普利类药物可能增加肺癌风险。该研究追踪近百万患者发现,与沙坦类(ARBs)药物相比,长期服用普利类5年以上的患者肺癌风险增加14%,10年以上风险增加31%。其机制可能与药物导致缓激肽和P物质蓄积有关,这两种物质可能促进癌细胞增殖。

2. 风险的实际解读

  • 相对风险而非绝对风险:14%是普利类与沙坦类的相对风险差异,而非绝对发病率。实际肺癌发生率较低(约1.25/1000病人年),临床意义有限。
  • 研究局限性:该研究未充分排除吸烟、年龄、空气质量等混杂因素,且普利类使用者因价格低廉可能本身健康条件较差,影响结果。
  • 检出率偏差:普利类常见副作用干咳可能导致患者更频繁接受肺部检查,从而提高了肺癌检出率。
  • 3. 医学界与监管态度

  • 官方未明确警示:目前中国国家药监局等机构未发布普利类致癌的正式声明,认为现有证据不足,药物仍属安全范围。
  • 临床价值优先:普利类对心衰、心梗后患者的器官保护作用明确,医生普遍建议权衡利弊,不推荐自行停药。
  • 4. 患者建议

  • 无需恐慌:若正在服用普利类,无需因致癌传闻擅自停药,但可咨询医生评估个体风险。
  • 替代方案:对长期用药(>5年)或高风险人群,医生可能建议换用沙坦类药物(需注意沙坦类也曾因杂质问题被召回)。
  • 普利类降压药的致癌风险目前缺乏确凿证据,研究结论需谨慎看待。患者应以医嘱为准,优先考虑药物对心血管的显著益处,同时定期监测健康状况。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