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后是可以吃药的,但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癌症类型、分期及患者个体情况由医生制定。以下是相关治疗方式的概述:
一、药物治疗的主要类型
1. 化疗药物
通过干扰癌细胞生长和分裂来杀死癌细胞,常用药物包括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等。
适用于对化疗敏感的全身性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或局部晚期肿瘤的辅助治疗。
2. 靶向药物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HER2阳性乳腺癌、EGFR突变肺癌)的癌细胞,常用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吉非替尼等。
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适用性,可能出现耐药性或副作用(如皮疹、腹泻)。
3. 免疫治疗药物
激活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如PD-1/PD-L1抑制剂,适用于部分晚期癌症患者。
4. 辅助药物
止痛药:按疼痛程度阶梯用药,如非甾体抗炎药(轻度)、类药物(重度)。
消炎药:若合并感染(如肺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类等药物。
二、用药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医嘱
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尤其靶向药需长期服用或按疗程使用。
化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出现严重副作用(如抑制)需停药。
2. 避免禁忌药物
癌症患者禁用壮阳药(如伟哥),可能加重内分泌紊乱或肝功能损伤。
需谨慎使用,尤其肝功能异常或脑转移患者。
3. 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常与手术、放疗等联合应用,例如胃癌术后需辅助化疗,结肠癌可能需靶向联合化疗。
三、停药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严重副作用(如肝衰竭、过敏);
病情进展或耐药;
白细胞或血小板过低(如白细胞<3.0×10/L)。
癌症用药需个体化制定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注意营养支持和心理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