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做针灸 癌症针灸有用吗

癌症诊断 2025-09-27 17:56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关于针灸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目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其作用主要集中在辅助治疗和症状缓解方面,而非直接抗癌。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针灸的辅助治疗作用

1. 缓解癌痛

针灸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释放内源性止痛物质(如内啡肽),对肺癌、乳腺癌等引起的顽固性疼痛有一定缓解效果,部分案例中甚至能减少类药物的用量及副作用。但需注意,其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且无法完全替代药物。

2. 改善术后恢复

针对癌症术后患者(如大肠癌、乳腺癌),针灸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促进消化和睡眠质量,辅助恢复体力。临床建议在放化疗后介入,采用低频次(如隔天一次)长期治疗(3个月至1年)。

3. 减轻治疗副作用

  • 失眠:随机试验显示,针灸与认知行为疗法(CBT-I)均可改善癌症患者失眠,但后者效果更显著。针灸的优势在于缓解疼痛相关失眠。
  • 疲劳:穴位贴敷或手针联合常规护理能有效改善癌症相关疲劳(CRF),且安全性较高。
  • 便秘:电针疗法对类药物引起的便秘有效率可达40.1%,显著优于假针刺。
  • 潮热:针灸可缓解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引发的潮热症状。
  • 二、注意事项与争议

    1. 禁忌与风险

  • 针灸需避开肿瘤组织,直接刺激可能促进转移。
  • 癌症晚期或体质极虚患者需谨慎使用“泄法”(如放血、刮痧),避免过度消耗气血。
  • 2. 非主流治疗地位

    针灸目前仅作为补充疗法,需与手术、放化疗等规范治疗联合使用,且效果受患者个体差异、操作者技术水平影响较大。

    三、总结

    针灸在癌症治疗中主要发挥辅助作用,尤其适用于缓解疼痛、疲劳、失眠等并发症,并可能减少药物依赖。但其效果有限,需由专业医师评估后个性化实施,不可替代主流抗癌治疗。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穴位或治疗方案,可结合临床研究数据咨询专业中医机构。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