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社区吸烟者有意戒烟 调查:买烟月均花112元
京华时报报道,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一项关于首都社区居民使用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100位北京市民中,仅有不到两人了解并非中的致癌物质。这一信息令人惊讶,因为我们对的认知往往存在误区和盲点。
在昨天的“无烟社区健康北京”无烟社区项目会上,北京市卫生局透露了这份调查报告的详细内容。据悉,该调查共对石景山区和朝阳区的2012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吸烟率达到了34.3%,其中男性吸烟者占比60.2%,女性吸烟者则占4.8%,这一数字高于2002年全国吸烟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
这些吸烟的社区居民中,近六成表示有的打算,但成功的者仅占14.5%。从经济角度来看,尽管药物尚未纳入医保药品目录,费用较高,但吸烟者愿意为付出相当于两个月烟钱的费用。目前,药物一个疗程的费用大约在至1000元之间,但这仍然成为阻碍门诊平民化的一个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中的致癌物质,这一认知的知晓率极低,仅为1.8%。中国CDC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对此进行了解释,他指出其实是导致烟瘾的物质,而非致癌物。烟雾中的致癌物多达数十种,其中烟、一氧化碳和多种金属化合物对人体危害最大。
除此之外,调查还发现过半的不吸烟者处于“被吸烟”的境地。现在北京社区居民的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依然很高,形势严峻。本次调查中发现,“被吸烟”的人已经超过了半数,且六成以上的被动吸烟者过去一周暴露在烟雾中的天数在五天以上。
研究表明,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会增加患病的风险。我们需要加强对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的认知水平。也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行动中来,寻求门诊等专业机构的帮助,通过心理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来成功。替代疗法也被视为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缓解烟瘾及的首选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远离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