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针灸在哪里 癌症病人针灸治疗

癌症症状 2025-10-07 16:08癌症症状www.aizhengw.cn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癌症辅助治疗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尤其在缓解癌痛、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等方面显示出良好效果。以下是关于癌症针灸治疗的全面信息:

一、针灸对癌症治疗的主要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在癌症治疗中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1. 缓解癌性疼痛:针灸通过刺激内啡肽释放阻断痛觉传导,对骨转移疼痛、术后疼痛有缓解作用。研究表明约50%的癌症患者表示针灸治疗后疼痛有所缓解。

2. 调节免疫功能:可能提升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

3. 减轻治疗副作用:针对化疗引发的恶心呕吐,针刺内关、中脘穴可降低发生率。

4. 改善生存质量:对癌因性疲乏、失眠等症状,耳穴贴压与体针结合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5. 辅助靶向治疗:基础研究显示电针可能增强某些靶向药物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

二、常用抗癌穴位及操作

1. 止痛消炎常用穴位

  • 合谷穴:位于手背食指拇指之间,是身体的"抗癌报警器",经常掐按可疏通气血淤堵点。
  • 足三里:位于膝盖眼下三寸,能激活脾胃,生化气血,用拇指按压旋转,早晚各100下。
  • 三阴交:脚踝内侧上三寸胫骨后缘,肝脾肾三经交汇处,经常推揉可防止血瘀。
  • 内关穴:手腕横纹上三指,专治情绪型致癌因素,化疗后心慌恶心时可紧急按压。
  • 太冲穴:脚背大脚趾和二脚趾指缝间,是肝脏"排污口",可用刮痧板从指缝往脚踝方向推。
  • 2. 特殊抗癌针法

  • 外三关针法:从膝盖外侧高骨(腓骨小头)到外踝尖连线,取中点下第一针,再取中点与腓骨小头的中点下第二针,中点与外踝尖的中点下第三针。这三针可治疗肿瘤癌症,对侧治疗上肢疼痛。
  • 抗癌三针:外踝尖到膝盖外高骨的连线,先取中间贴骨进针,可破痰浊瘀阻,调针尖方向可针对不同部位。
  • 气血三针:由肺癌老中医研发,对急性出血有快速止血效果。
  • 三、针灸治疗注意事项

    癌症患者接受针灸治疗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 禁忌情况:血小板过低、皮肤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糖尿病伤口不愈者不宜针灸;精神高度紧张、过度疲劳时也不宜针灸。

    2. 操作禁忌:绝对不能直接针刺肿瘤部位,可能导致扩散;肿瘤局部也不宜艾灸。

    3. 饮食生活:治疗期间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针灸前后不宜暴饮暴食;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

    4. 专业指导:必须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操作,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出现异常出血或发热需立即停针就医。

    5. 综合治疗:针灸不可替代常规癌症治疗,应与手术、放疗、化疗等配合使用。

    四、临床疗效与研究证据

    一项包含16项随机对照试验(1124名参与者)的荟萃分析显示:

  • 与无治疗相比,针灸减少疼痛的标准化均差(SMD)为-0.90
  • 与假针灸相比,SMD为-1.10
  • 与常规治疗相比,SMD为-1.16
  • 结果表明针灸是缓解癌症相关疼痛的有效干预措施,且安全性高。

    另一项临床数据显示,通过定期针灸治疗,患者的疼痛评分平均下降了30%,超过40%的患者心理状态有所改善。针灸抑制癌症疼痛具有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不产生依赖等优点,即使是恶性肿瘤的剧痛,也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