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整点PPT
大班数学课程《认识时钟整点》教案解读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
在大班数学课程中,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主题《认识时钟整点》。此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孩子们了解钟表的结构与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识别整点时间,并结合日常活动日程安排设定整点时间,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二、准备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此次教学活动,我们准备了以下材料:
1. 物理时钟6个,小闹钟1个,自制时钟1个,让孩子们能亲手触摸、观察,感受时钟的运转。
2. 时钟课件,以帮助孩子更系统地了解时钟的相关知识。
在活动前,我们将小闹钟放入隔断材料中,让孩子们自由观察。老师会根据日常活动日程,有意识地提醒孩子们观察时钟,将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三、活动流程与内容
1. 老师以钟表店老板的身份引入活动,赠送各种实体闹钟,引发孩子们对钟表的兴趣。随后通过提问,让孩子们讨论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带领孩子们认识钟面和钟的结构,通过游戏的语气引导孩子们找出不同点钟的相同之处。使用课件帮助孩子们整理发现的知识点。
3. 通过操作物理时钟,让孩子们了解分针和时针的运行关系,形象地感受“时针和分针就像热爱运动的孩子,每天都在跑道上赛跑”。
4. 展示“时刻表”,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认识时刻。通过课件展示四个钟面,让孩子们识别每个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5. 教授孩子们如何拨时钟,让他们根据图片内容(如孩子上学、午睡、放学)来设置时间。
四、活动延伸与游戏
1. 继续引导孩子观察实物时钟,深化对时钟的认识。
2. 进行游戏《抽牌拨钟》:两人一组,共六张图片卡,一人抽取一张,根据背面时间设置相应时间在钟面上。正确则收牌,另一人继续抽牌。
五、活动反思与启示
本次活动中,我们明确观察到孩子们对时间的淡薄观念以及做事拖拉的现象,这与家长沟通中也得到了印证。为了增强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感,我们选择了此次活动内容。通过活动,我们发现在领域教育中,《指南》强调让孩子的学习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和发展。我们在制备工艺上做了很大的改变,更注重孩子的主动性,通过收集他们熟悉和喜欢的各种形状各异的闹钟,吸引孩子充分感知和发现它们的特点或关系。我们采用了他们幼儿园一天生活的活动环节的图片作为活动课件的图片,使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时钟的认识得到了加深,时间观念也得到了增强。我们会在后续活动中继续引导孩子观察,深化对时间的理解,培养他们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责任感。这些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的生活场景,仿佛让人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熟悉与亲切。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够轻松地互动,愉快地交流,对于时间和生活环节的联系也能准确而流畅地表达。
整个活动的设计思路独具匠心,首先让孩子们通过充分的观察感知,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随后,再由教师加以引导,帮助孩子们整理思路。活动介绍的方式十分自然,通过一段生动的生活对话,轻松引出时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若只是简单地提问“钟有什么用?”可能无法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也无法让他们真正理解时钟的意义。我采用了通俗易懂的问题,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有效地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这样的方式,不仅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更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自己寻找答案,而无需老师过多的言语解释。
感知和兴趣在数学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孩子们积累了足够的感性经验后,我会从他们的兴趣出发,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方式,引导他们认识钟表的结构和运行规律。这些游戏包括寻找相同、模拟赛车等,旨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我注重联系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环节,将时钟与时间概念融入其中,突出活动的生活性。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通过游戏促进他们习得数学思维方式。
孩子们对了解时钟结构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寻找相同”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每个时钟的分针、时针、秒针的运行规律都是相同的,这让他们感到兴奋不已。而且,他们还需要继续观察和发现,通过不断的操作和生活体验,深入理解时间的概念。
通过这些活动,我希望能让孩子们学会看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做事有条理、不拖沓。成为一个个守时的好孩子。
关于大班数学认识时钟的教学内容,还包括角落记录卡和大班数学认识整点及半小时的教案。更多关于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整点PPT的相关信息,欢迎关注我们的教育网站。本文所展示的内容仅为教学的一部分,希望能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