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有三个原因
,这个隐藏于人体深处的神秘器官,堪称狡猾的“伪装者”。在我国,癌的肿瘤发生率位居第九,死亡率更是跃居第六,其恶性程度极高,五年生存率仅约10%。尽管从发生病变到发展为转移性癌需要近21年的时间,为早期筛查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窗口,但癌的早期诊断依然至关重要。因为早期诊断是提升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所在。正因为癌的生存率长期未有改善,我们更应重视早筛早诊早治的理念。
为什么癌如此难以攻克呢?这背后涉及到多个因素。癌的发现往往较晚。深藏在我们腹腔的深处,腹膜之后。在癌症早期,它并不会展现出明显的症状,等到腹痛、消瘦、身目黄染等症状显现时,往往已到了癌症晚期,此时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癌的手术难度极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周围的正常组织众多,包括胆管、十二指肠、胃、等。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是普外科手术中难度较高的手术之一,切除范围广,术后需重建胃肠道、胆道以及胰液引流。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大,手术创伤严重,死亡率较高。
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较低。这是由癌细胞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尚待提高。我们期待能够发现癌特异的靶点,研究出更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鉴于癌的治疗效果尚不理想,预防与早期发现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与其相关的因素包括遗传、饮酒、慢性炎症、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等。
遗传因素虽然无法改变,但存在关键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糖尿病和酒精摄入等。避免这些环境因素,如限酒、适当减肥、合理饮食等,可能有助于降低癌的风险。对于高风险人群,如符合多个高风险指标者,应适时进行腹部CT/MRI等的筛查,并定期复查。对于年龄在40-50岁的人群,也应进行一次影像学筛查。这样,我们才能在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治疗,从而降低癌的发病风险。
让我们共同努力,深入了解这个狡猾的“伪装者”,通过早筛早诊早治的理念和科学的预防手段,为抵抗癌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