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放射粒子治疗 放射治疗粒子植入方式

癌症症状 2025-07-16 13:57癌症症状www.aizhengw.cn

放射粒子治疗是一种创新的肿瘤治疗方法,通过将微型放射源直接植入肿瘤内部,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杀伤。以下是关于该技术的详细介绍:

放射粒子治疗概述

放射粒子治疗全称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属于近距离放射治疗(Brachytherapy)的一种。其核心原理是将含有放射性核素(如碘125)的密封粒子通过微创方式植入肿瘤内部,通过持续释放γ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使其失去增殖能力并逐渐凋亡。

这种治疗方式具有"内照射"特性,与传统的"外照射"放疗形成鲜明对比。粒子从肿瘤内部向外释放射线,实现了"由内而外"的精准打击,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常用放射性粒子类型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放射性粒子是碘125(I)粒子,具有以下特点:

  • 物理特性:直径0.8mm,长度4.5mm的钛合金密封小圆柱体
  • 放射特性:释放低能量γ射线,半衰期约60天,有效放射时间达8-12个月
  • 安全特性:钛合金外壳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不会产生排异反应
  • 辐射范围:有效辐射半径约1.5cm,对1米外的人员几乎无影响
  • 放射粒子治疗的优势

    与传统放疗相比,放射粒子治疗具有多方面优势:

    1. 精准靶向:粒子直接植入肿瘤内部,定位准确,靶向性强,可实现高度适形治疗

    2. 剂量优势:肿瘤接受的放射剂量可达外放疗的2倍,而正常组织剂量迅速衰减

    3. 持续作用:低剂量率持续放射(8-12个月),对不同分裂周期肿瘤细胞不间断照射

    4. 微创安全: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多数患者2-3天即可出院

    5. 副作用小: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轻微,患者生活质量高

    6. 综合治疗:可与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等其他手段联合应用

    放射粒子植入的适应症

    放射粒子治疗主要适用于多种实体恶性肿瘤,特别适合以下情况:

    1. 肿瘤类型

  • 前列腺癌(在美国已成为标准治疗手段)
  • 肺癌、肝癌、癌等胸腹部肿瘤
  • 头颈部肿瘤、脑肿瘤
  • 软组织肿瘤、眶内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
  • 2. 临床情况

  • 无法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肿瘤患者
  • 中晚期实体瘤,直径小于7cm的病灶
  • 术后残留或复发的肿瘤
  • 需要姑息治疗缓解症状的晚期患者
  • 3. 患者条件

  • Karnofsky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
  • 有合适的穿刺路径植入粒子
  • 无严重出血倾向或脏器功能衰竭
  • 放射粒子植入方式

    放射粒子植入需要精密的手术规划和影像引导,主要技术包括:

    1.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

  • 过程:患者在CT扫描下定位,局部后,用特殊穿刺针(由针套和针芯组成)穿透皮肤到达肿瘤内部,拔出针芯后通过针套管将粒子植入肿瘤
  • 特点:精准度高,可实时调整,适用于深部肿瘤如肺癌、肝癌等
  • 案例:癌患者在CT引导下植入约50颗粒子,医保报销后自费约1万元
  • 2. 超声引导植入

  • 应用:适用于浅表肿瘤如甲状腺癌、乳腺癌等
  • 优势:无辐射,可实时动态观察,操作简便
  • 3. 术中直视下植入

  • 场景:在开腹或腔镜手术中发现无法切除的肿瘤时直接植入
  • 方法:包括"三明治"粒子块制作、放射性支架植入等
  • 4. 模板辅助植入

  • 技术:使用3D打印共面/非共面模板提高穿刺精度
  • 优势:特别适合前列腺癌等需要高度均匀分布粒子的情况
  • 放射粒子治疗流程

    规范的粒子治疗包括多个关键环节:

    1. 术前评估:病理确诊,影像学检查,制定治疗计划

    2. TPS计划:使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粒子数量、分布和剂量

    3. 手术植入:影像引导下精准植入粒子,通常需30-60分钟

    4. 术后验证:通过CT等检查确认粒子分布质量

    5. 随访观察: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处理可能的副作用

    治疗效果与临床数据

    临床研究显示放射粒子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 1013例肿瘤患者局部控制率平均达97.14%
  • 1年存活率平均90.62%,2年存活率平均82.13%
  • 小肿瘤(直径35686808[12[5][11
  • 对疼痛等症状缓解效果显著,多数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
  • 副作用与安全防护

    虽然放射粒子治疗相对安全,但仍需注意以下方面:

    1. 潜在副作用

  • 粒子脱落(特别是腔道内肿瘤治疗后)
  • 局部组织反应(如坏死、瘘管形成)
  • 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 重要器官邻近肿瘤治疗后的特殊风险
  • 2. 防护措施

  • 术后穿戴防护服(尤其家中有孕妇或儿童时)
  • 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可避免辐射影响
  • 避免粒子植入后短期内(3个月)在同一部位追加放疗
  • 表浅肿瘤植入时粒子需距离皮肤1cm以上
  • 3. 禁忌人群

  • 预计生存期短的恶病质患者
  • 非实体肿瘤(粒子可能漂浮)
  • 重要脏器存在血管瘘或异常通道者
  •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 放射粒子治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为许多无法手术或传统治疗失败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随着影像引导技术和粒子植入设备的进步,其精准度和安全性将进一步提高,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上一篇:牙疼视力模糊是什么癌症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