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情况要当心肠道恶变 中医治疗肠癌有什么观念
大肠癌,在全球范围内是仅次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上升趋势。在中国,尤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每一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一些特定的人群,他们是肠癌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警惕。哪七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呢?让我们一一揭晓。
那些曾经患过大肠息肉的患者需要格外警惕。他们肠道恶变的几率更高。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年不愈的情况下,也需要警惕肠道恶变的可能性。做过胆囊切除手术超过10年的人群同样需要警惕肠道恶变的发生。而那些经常性摄入高蛋白、高脂食物、经常性吸烟、嗜酒的人群以及家族中有亲人患过肠癌的人群,同样也是高危人群。那些接受过下腹部放射治疗以及不明原因反复便血的人群也需要特别关注。如果你的大便习惯与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并持续一段时间,也应该及时进行检查。
作为医生,我建议30岁以上的中年人应该将肛肠镜检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每年至少做一次肠镜检查,以便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那么,肠癌检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呢?包括直肠指检、直肠镜检、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以及盆腔磁共振检查等。对于治疗直肠癌,中医有独特的优势。中医注重整体观念,从患者全身的状况出发,纠正机体失调,减少复发和转移。中医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害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中医治疗还有助于减轻手术、放疗、化疗等“三板斧”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存活期及生存质量。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但是健康永远是我们最重要的财富。面对大肠癌这个挑战,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了解自己的身体,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让我们携手共同对抗这个疾病,守护我们的健康。放疗期间及之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癌患者的福音
在放疗期间和放疗结束后,配合中医的补益气血治疗,不仅能增加白细胞数量,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这对于直肠癌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优势。
中医治疗直肠癌,遵循的是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它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体征和病因,结合西医的治疗手段,考虑不同的治疗阶段以及病人的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的阴阳虚实等,进行综合分析,对症治疗。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旨在扶正祛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其中,中医治疗直肠癌的几个核心原则包括:
一、扶正培本治则
扶正培本法,意在扶持人体正气,培植生命本源。通过服用补益药物,提高人体正气,增强人体对肿瘤的防御能力、抵抗力和自然修复力。这类药物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部分中药具有激素作用,能够保护,减轻放、化疗的损害。最新研究还显示,许多扶正培本的中草药对抗体生成、细胞因子产生和免疫效应细胞的活性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二、活血化瘀法
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改善机体的微循环,增加血小板的通透性。在直肠癌的治疗过程中,活血化瘀法能够改善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抑制纤维细胞的生成和胶原的合成,从而预防放射性纤维化。它还能促进组织间隙和体腔液体、血肿的吸收,降低血小板的凝聚性和黏稠度,有助于防止肿瘤的复发。
三、软坚散结治则
中医将质硬的肿瘤称为“坚”,质软的称为“结”。软坚散结法就是使这些硬块软化,结块消散。我国采用昆布、海藻、牡蛎等软坚散结药物治疗肿瘤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疗效显著。常用的药物还包括莪术、大黄、乳香、三棱、没药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癌,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正在经历放疗的直肠癌患者来说,中医的补益和治疗原则是一种值得考虑的辅助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