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经内分泌癌治疗药物
1. 生长抑素类似物
奥曲肽、兰瑞肽:通过抑制激素分泌控制功能性症状(如潮红、腹泻),需每月注射并监测血糖和胆囊功能。
镥[177Lu]奥曲肽:针对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的转移性肿瘤,通过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可能引起抑制。
2. 靶向药物
舒尼替尼:抑制血管生成,适用于神经内分泌瘤,副作用包括手足综合征和高血压。
依维莫司:mTOR抑制剂,可能引发口腔炎和间质性肺炎。
3. 化疗药物
链脲霉素+多柔比星:用于高增殖活性(Ki-67>10%)的神经内分泌癌,可能损害和肾功能。
卡培他滨+替莫唑胺(CAPTEM方案):对肺/胃肠神经内分泌瘤有效,需监测血液毒性。
4. 新型药物
LBL-024(PD-L1/4-1BB双抗):针对非肺来源神经内分泌癌,客观缓解率达33.3%。
二、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缓解药物
1. 抗惊厥药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通过调节钙通道抑制神经兴奋性,是首选药物。
2. 抗抑郁药
阿米替林:三环类抗抑郁药,可调节神经递质,但可能引起口干、便秘。
3. 类药物
、:用于中重度疼痛,需注意便秘和呼吸抑制风险。
盐酸舌下片:适用于癌症疼痛快速缓解。
4. 局部药
利多卡因贴剂/注射液:直接阻断疼痛信号传导。
5. 辅助药物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减轻神经压迫性炎症。
注意事项
药物选择需根据肿瘤类型、分级及个体反应调整,需严格遵医嘱。
- 联合治疗(如靶向+免疫)是未来趋势,可关注临床试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