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长期贫血警惕是癌症
癌症与贫血的隐秘联系
癌症,这一恶性疾病的隐形杀手,有时会以贫血的形式悄然显现。当肿瘤逐渐增长,侵蚀周围脏器或经过血道、淋巴转移到其他部位时,人体器官功能便会出现障碍,直接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尤其对于消化系统的肿瘤,这一表现更为明显。
这种营养吸收的问题,会导致人体无法正常储存必需的营养,进而出现营养不良的种种迹象:消瘦、乏力、全身酸懒、面色苍白。这些症状在初期可能并不严重,且与其他许多疾病界限模糊,因此常常容易被患者忽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贫血呢?
偏食,是现代人造成贫血的一大主因。长期拒绝食用某些食物或只挑几种食物吃,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全,无法满足身体需求,久而久之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
除此之外,出血性贫血也是一时性的贫血症状,如呕血、鼻血、血崩、产后及术后大出血等。而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寄生虫病、癌症等,虽无明显出血症状,但也会无形中产生血液损耗,导致血虚、血亏。生活习惯不规律、肠胃疾病、慢性发炎、中毒或污染问题、肾功能不佳、肝功能欠佳、红斑性狼疮等自体免疫疾病等也是造成贫血的重要因素。
贫血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会影响人体循环机能,一方面使血液载送氧气的能力降低,导致体内组织充氧不良,从而损害健康。贫血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眼结膜及指甲床色淡、头发干枯、精神萎靡、容易疲倦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肝脾肿大、心律加快、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消化功能也会减退,出现食欲不振、吸收较差、常腹泻等现象。贫血还可能引发注意力不集中、稍一活动就气喘乏力等现象。后期甚至可能出现头面部、下肢浮肿。
对于贫血的症状和可能的原因,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尤其是对于那些存在癌症风险的人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保持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