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结肠癌疾病的转移
近年来,结肠癌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屡见不鲜,引发人们对癌症的深深恐惧。癌症最大的威胁在于其术后的转移,结肠癌也不例外。一旦癌细胞游走,生命的暗云便悄然降临。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筑起防线,防止结肠癌的转移呢?
结肠癌的转移路径中,肝脏是最主要的远处转移目标。数据显示,约半数的患者在手术前后会出现肝转移。更为严峻的是,约有三成患者在手术前,通过B超或CT难以检测到阴性肝转移的存在。尽管肝转移灶的切除手术被认为是安全的,并可能提高转移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仅有少数患者适合手术切除,且七成患者术后复发。
淋巴转移是结肠癌的另一重要转移途径。淋巴转移通常遵循由近及远的顺序,但也不排除跨越式转移。具体的转移路径包括:
1. 结肠淋巴结,位于肠壁脂肪垂下。
2. 结肠旁淋巴结,紧挨着相邻结肠壁的系膜内。
3. 位于结肠系膜中部血管旁的系膜血管淋巴结,也称为中间淋巴结组。
4. 系膜根淋巴结,位于结肠膜根部。
一旦浆膜下淋巴管受到侵袭,淋巴转移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血液循环转移是癌细胞或癌栓子沿着门静脉系统的游走过程。通常,它们首先到达肝脏,然后扩散到肺、脑、骨等组织器官。血液循环转移往往是因为癌症侵入了毛细血管小静脉,或者是因为体检时的肿块按压、手术时的肿瘤挤压,甚至是强烈的蠕动导致的。
结肠癌还可以通过侵入和种植的方式直接侵犯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如果癌细胞在肠腔内脱落,它们可能种植在其他粘膜上;如果脱落在腹腔内,它们可能种植在腹膜上。这种转移形成的结节或小米状的白色或灰白色硬物可能遍布整个腹腔,甚至引发癌性腹膜炎和腹水等症状。
结肠癌主要通过四种方式发生转移。癌症本身并不可怕,真正让人担忧的是癌细胞的扩散。一旦癌细胞游走,治疗将变得更加困难。在抗癌之路上,不仅要积极接受治疗,更要严防疾病的转移。这是一场生命之战,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