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癌症治疗 2025-08-03 10:54癌症治疗www.aizhengw.cn

大肠癌治疗中的五大误区解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大肠癌的治疗手段日趋丰富,但随之而来的一些观念上的误区也让许多患者和家属感到困惑。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大肠癌诊治过程中的五大误区,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大肠癌的治疗方法和观念。

一、严重贫血不能手术?

大肠癌患者,尤其是术前表现为便血的患者,常伴随严重贫血。许多患者担心身体无法耐受手术,要求术前输血。有研究表明,手术前输血虽能改善贫血,但可能抑制人体自身免疫,促进肿瘤生长,影响手术疗效。只要血色素超过7克,均可接受手术,术后贫血会逐渐恢复。

二、肝转移就失去手术意义?

肝转移在大肠癌中属于晚期,但并不意味着失去手术意义。约有10%-15%的肝转移患者有手术切除转移灶的可能,其中位生存期可达35个月左右,5年生存率高达30%-40%。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可先切除原发灶,再给予综合治疗。肝转移患者仍应首选手术治疗,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化疗后复发或无效就放弃治疗?

随着生物靶向治疗的兴起,传统化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仍可选择新的治疗方法。生物靶向药物如同“生物导弹”,能特异性地选择肿瘤相关位置发挥作用,直接抑制肿瘤生长或切断肿瘤养料供应。部分局部复发或肝肺转移的患者仍有手术切除的机会。

四、急性肠梗阻需腹壁结肠造瘘?

急性肠梗阻是结直肠癌晚期的常见症状,传统治疗方法为腹壁结肠造瘘,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可完全避免结肠腹壁造瘘,通过内镜下肠梗阻导管和金属支架引流术解除梗阻,待肠道清洁后再行Ⅰ期根治性手术,不仅避免了造瘘之苦,还提高了手术的彻底性。

五、手术前后需严格禁食进行肠道准备?

大肠癌手术由于大肠内粪便较多,传统的术前准备方法对患者影响较大,术后恢复慢。快通道外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观念。通过改进围手术期处理方式,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患者恢复。这意味着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无需严格禁食,而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食,以加快恢复速度。

大肠癌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面对。通过深入了解治疗过程中的误区,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解锁常见误区:便血、大肠癌与治疗的认知更新

走进误区六:便血等于痔疮?

当我们遇到大便出血时,往往容易联想到痔疮,而忽视可能是低位结直肠癌的警告信号。事实上,这两者间的混淆并不罕见。一些患者因误解而耽误了结直肠癌的早诊断,待发现时往往已到了晚期,甚至出现了远处转移。对于便血现象,我们应保持警惕,并及时就医,以确保早期准确的诊断。

跨过误区七:无症状即无需肠镜?

大肠癌在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这使得许多人在察觉不适前忽视了潜在的风险。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关键手段。尽管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进行肠镜检查,但对于某些高危人群来说,定期(如每1-2年一次)的筛查至关重要。这些人群包括特定年龄组、有家族史、患有相关疾病的人群等。随着无痛内镜技术的发展,肠镜检查的痛苦已大大减少。

再谈误区八:中医仅在晚期介入?

一些患者往往只在西医治疗无法取得明显效果时,才会寻求中医治疗。实际上,中医在肿瘤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与西医治疗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对于晚期大肠癌患者而言,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是他们面临的关键任务,中医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走进误区九:中医不能抗癌?

有些人认为中医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抗癌。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来说,综合治疗是关键。中医在治疗肿瘤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与西医治疗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不应忽视中医在抗癌方面的作用。

不可忽视的误区十:局部治疗后的松懈

局部治疗(如手术、放疗)后,症状暂时缓解或消失时,有些患者可能会放弃有效的综合治疗。这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复发或恶化。即使在局部治疗后,我们仍需要坚持综合治疗,以确保疾病得到全面控制。

对于大肠癌及其相关症状,我们应保持警惕,正确理解并处理各种误区。通过提高认知、及时就医、科学治疗,我们有望提高大肠癌的早期发现率和治愈率。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