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廉价药大同买不到了
廉价药物短缺现象引发关注:老药难寻,新药价格高昂
健康时报记者孔天骄报道:近日,山西省大同市的何先生向我们反馈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他是一位患有20多年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一直服用的强效药物醋酸泼尼松(强的松)居然在自己所在的省市难以购买到。更令人不解的是,替代药品甲泼尼龙片的价格竟是原药品的30多倍。
何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廉价药物短缺现象近年来屡见不鲜。许多患者反映,便宜的药物,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已经难以买到。
通过健康时报记者的调查,发现不仅大同市的药店和医院不再销售醋酸泼尼松,山西省其他多家医院也反映药品缺货。山西省药监局和卫健委的工作人员对此给出的回应是,这可能是药品生产厂家的生产调整所致。
在国家药监局药品查询处,健康时报记者发现醋酸泼尼松的生产厂家众多,但在实际购买时,却发现只有部分厂家的产品能够买到。一些大型制药企业如上海信谊、广东华南药业等已经显示售罄。当健康时报记者联系到华南药业销售部时,得到的回应是企业已经停止生产这种药物。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廉价药物短缺现象背后隐藏着多重原因。有些药物的短缺是由于自然因素,如动植物原料的特殊生长周期;有些则是因为招标价格过低,企业无利润可言,选择停产;还有一些是因为基层医疗机构地理位置偏远,配送难度大。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一些临床效果更好的替代药品的出现,也是导致老药短缺的原因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专家孙建方表示,临床上一些治疗效果很好的老药越来越难买到,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价格过低,企业不愿生产。他认为,对于市场缺失的廉价“特效药”,可以寻找相同药效的替代药物。
为了解决廉价药物短缺问题,2017年,原国家卫计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相关实施意见,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各省市大多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为此,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了六条解决建议,包括建立短缺药物目录、纳入国家定点生产、给予政策支持和补助等。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安全、有效、低价的药品。对于替代药品,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其疗效与老药相当,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更多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