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切诊学问知多少
切诊,乃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及身体其他部位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其包含脉诊与按诊两大方面,而脉诊部位,更是有三种不同的诊法。
一、遍诊法
此法将全身分为头、手、足三部,每部再分为天、人、地三候,合为三部九候。医生通过遍诊法可以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然而因其操作不便,后世应用逐渐减少。
二、三部诊法
此法主要诊断颈部的人迎、双上肢的寸口以及双足背的趺阳三脉,用以分候胃气与十二经之气。部分医生还会增加太溪穴以候肾气。这种诊法相对便捷,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三、寸口诊法
寸口诊法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脉诊方法。左寸脉主要候心,右寸脉主要候肺;左关脉主要候肝胆,右关脉主要候脾胃;左尺脉候肾与小腹疾病,右尺脉候肾与大腹疾病。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对于脏腑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脉诊方法与注意事项:
1. 诊脉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病人应正坐或仰卧,以保证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2. 医生在布指时,先用中指确定关脉部位,然后食指定位寸脉,无名指定位尺脉。
3. 诊脉的力度需有举、按、寻的变化。举为轻取,按为重取,不轻不重为寻,以感知脉象的深浅、快慢、强弱。
4. 诊脉时医生的呼吸需自然均匀,以医生的一呼一吸来计算病人的脉搏次数。诊脉时间必须满五十动,不可草率行事。
5. 脉象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季节气候、地理环境、饮食情况以及个人的性别、年龄、体格等。这些影响下的脉象变化属于生理范围,不应误诊为疾病。
6. 脉症相应是常态,但也有脉症不相应甚至相反的情况。医生需辨明脉症的真假,以决定诊断与治疗方向。
除了脉诊,中医还有舌诊、望诊等其他诊断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注意事项与技巧。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医诊断的知识,不妨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自己的健康。
编辑推荐:
1. 舌诊的注意事项:舌诊同样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了解舌诊的注意事项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2. 看指甲便知道你的健康状况:指甲的色泽、形态等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自我健康检查方法。
3. 中医骨伤诊断之望诊:望诊在中医骨伤诊断中有重要地位,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肤色等变化,可以初步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