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艘弹射型航母准备海试
一、福建舰的海试之旅与技术突破
福建舰,作为国之重器,其海试进程吸引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从首次海试至今,已完成七次历练,每一次都是技术的飞跃和实力的展现。特别是最近的一次海试,重点放在了电磁弹射系统与舰载机的协同作业测试上。
在2025年2月的那次短暂出港,虽然未正式出海,但福建舰的飞行甲板上却热闹非凡。多辆测试用车往来穿梭,似乎在为电磁弹射系统进行最后的验证。这一切的背后,是该舰采用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这一系统使得能量利用率比美国的“福特级”航母高出15%,日均弹射架次能力更是远超对方。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借助“虚拟海试”技术,已在陆上完成了上千次的弹射及起降模拟测试,为实际的海试做好了充分准备,大大提高了效率。
二、舰载机的配置与战斗力飙升
福建舰的甲板上,清晰的轮胎印表明,歼-15T、歼-35隐身战机以及空警-600预警机已经完成触舰复飞测试。其中,空警-600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让其在侦察预警能力上领先美国E-2D一代。而歼-35作为隐身舰载机,更是航母制空战力的新利器。未来,JL-10J教练机、攻击-11隐身无人攻击机等机型也将陆续加入,形成更为完善的作战体系。
三、服役预期与战略地位的彰显
第七次海试被认为是福建舰的“服役前最后一次测试”。根据船坞维护及舰体清洁进度,预计将在2025年海军节前后正式服役。这一进展不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更让福建舰成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力量。
其综合战力被评价为接近美国的“福特级”航母,甚至在某些技术层面已经实现了超越。中国通过福建舰的建造与测试,验证了“边建造边测试”的模块化策略,形成了完整的航母产业链。这不仅彰显了我国的造船实力,更是国防实力的一次大飞跃。福建舰的服役,标志着我国航母作战体系进入了全新的“电磁弹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