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减肥七大法 看看你适合哪一种?

运动健康 2025-04-15 00:58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肥胖病多以中医本虚标实描述,本虚以气虚为主,可能涉及阴阳失调,病涉脾、肾、肝、胆及心、肺,临床常见脾肾气虚,肝胆疏泄失调亦可见。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常伴随水湿,也可能有血淤、气滞等症状。针对此病症,中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视角下的肥胖病理解与疗法:

在中医的观念中,肥胖病被多视为本虚标实的病症。这里的“本虚”主要指气虚,若加上阴阳失调的因素,可能引发阳虚或气阴虚的状况。从脏腑角度看,病源可能涉及脾、肾、肝、胆以及心、肺。其中,脾肾气虚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情形,同时肝胆的疏泄功能失调也可能出现。而“标实”则主要表现为膏脂、痰浊的积聚,常常伴随水湿,也有可能伴有血淤、气滞等症状。标本虚实之间还可能相互转化,错杂复杂。

对于这样的病症,中医治疗肥胖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

1. 化湿法:针对因脾运不健、聚湿而导致的肥胖,症见胀满。采用泽泻汤等方剂进行治疗。

2. 祛痰法:针对痰浊肥胖,症见气虚胸闷、嗜睡懒动等。使用二陈汤等方剂进行轻治,若情况严重则使用控涎丹、导痰汤等。

3. 利水法:分为微逐与推逐。对于肥胖浮肿、水尿等症状,采用五皮饮等方剂进行微逐,若情况严重则使用舟车丸、十枣汤等进行推逐。

4. 通腑法:主要针对因嗜食肥甘厚味导致的肥胖,以大承气汤等为主要选用方剂。

5. 消导法:针对食欲无进型肥胖,使用山楂消肉积,神曲消面积,麦芽消食积。

6. 疏肝利胆法:针对肥胖兼有肝郁气滞或血淤者,选用温胆汤等方剂。

7. 健脾法:针对脾虚气弱的肥胖,以健脾补胃为正治法,常用方剂如参苓白术散等。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中医养生是一条漫长的路,越早开始,受益越多。针对不同的体质和情况,中医减肥的方法有其独特的利弊,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至关重要。通过神奇的药膳,可以帮助祛痰湿、减脂肪,达到减肥的效果。

以上内容强调了中医对肥胖病的理解以及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同时提醒人们养生的重要性并推荐了根据体质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

上一篇:生粽子一般要煮多久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