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不能承受的六大重负
近年来,关于医生过度劳累甚至累死的报道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医生会如此劳累呢?
中国虽然拥有的医生数量已经不少,但优质医生资源却相对匮乏,且大部分集中在大型医院。这导致大型医院日日人满为患,医生们肩上的担子沉重,工作压力巨大。与此相反,基层医疗机构却门庭冷落。医生的劳累程度并非普遍现象,而是集中在某些大型医疗机构,这是医疗市场分配不均的结果。
“单位人”的身份束缚了医生的流动。在中国,公立医院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医生被编制成“单位人”,限制了他们的流动。这种人事制度使得医生们即使面临过度劳累的困境,也难以寻找更好的出路。
第三,医院的经济激励机制是医生过度劳累的直接推手。公立医院医生的基本工资占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大部分收入依赖于各种激励机制。面对这样的收入结构,医生们不得不主动或自愿地去过度劳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面对巨大的经济诱惑,劳累似乎变得微不足道,甚至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心甘情愿。
某些大型医院为了盈利,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从简单到复杂的大小病都接,甚至和乡镇卫生院争抢病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医生们几乎人人天天过度劳累。而且,公立医院为了经济效益,往往把医生当作赚钱的机器,工作量不断加码。
中国特色的职称制度也是医生过度劳累的原因之一。职称与各种利益紧密捆绑,医生们除了忙碌的临床工作外,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撰写论文、研究课题等,以获取更高的职称和相应的利益。
医院及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方式也存在问题。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往往忽视了医生的身体健康和人性化管理。与欧美等国家明文禁止医生的过度劳累不同,我国医院甚至表扬和奖励医生的疲劳工作,这违背了基本的职业和道德标准。
医生的过度劳累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我们呼吁相关部门重视医生的健康问题,完善医疗制度,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为医生们创造一个更加合理、健康的工作环境。也希望医生们能够珍惜自己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远离过度利益诱惑,关爱自己,为病人的安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