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慢阻肺,40岁以上吸烟者肺功能检查不能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种俗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日引起了广泛关注。广州,这座充满医学研究的城市,聚集了众多呼吸系统疾病领域的专家。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举办的“世界慢阻肺义诊活动”中,人们纷纷前来寻求专家建议,以期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丁先生是一位中年男子,年仅32岁的他被诊断为中度慢阻肺,这个消息令他感到焦虑和不安。在专家的仔细诊断后,认为他的主要症状是哮喘,并建议他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病情。来自深圳的王先生也向医生描述了自己的症状:频繁的咳嗽、咳痰、胸闷和气短。尽管CT检查并未显示明显异常,医生仍然建议他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了解具体情况。
根据2018年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慢阻肺的患病人数高达9990万。这一数字令人震惊,特别是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患病率更是居高不下。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患者往往等到病情严重才寻求医疗帮助,而此时的肺功能可能已经严重受损。
陈荣昌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对此现象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指出,慢阻肺在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肺功能却在迅速下降。当病情发作时,患者的肺功能可能已经降低到正常水平的50%。这种情况下的治疗成功率往往较低。他强调,对于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尤其是那些长期吸烟或有长期烟雾接触史的人,应该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以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
那么,如何早期发现慢阻肺呢?答案是肺功能检查。这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也是评价疾病严重程度、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的重要客观指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易高教授指出,即使拍胸片和CT没有问题,患者的肺活量可能已经明显下降。肺功能检查是早期发现慢阻肺的关键。
陈荣昌教授还强调了慢阻肺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急性期的住院治疗和稳定期的居家治疗。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他建议那些长期吸烟、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闷等症状的人最好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这项检查非常简单,只需要到医院,对着肺功能仪“吹几口气”即可。及时检查,早期治疗,让我们共同抵御这个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