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知识,领悟养生的大智慧

运动健康 2025-04-15 09:02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人们关注养生,自然会被引导向养生知识的路径,领悟其中的大智慧,修炼真功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所谓大智慧、大道理,并非如现代高科技般复杂深奥,而是揭示世间最普通、最本质的规律。

最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张其成讲读黄帝内经养生大道》一书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书名中使用了“养生大道”这一词汇,但作者张其成教授在书中特意强调,养生并不高深莫测。他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他解释道:“养生本质上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为了消除可能的误解,张教授进一步阐述:“中医养生并非复杂之事,看病同样简单。病的本质是什么?阴阳不和。如何治病?调和阴阳。治愈疾病,便是阴阳调和的结果。”他为中国式的养生提炼了四个结合:形神的结合、动静的结合、时空的结合、药食的结合,为读者清晰描绘出养生之路。

张教授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论述,通过精细计算,得出结论:古人主张的慢呼吸应为每次6.4秒,而现代人一般为3.3秒。这样的量化对比,使读者能够明确慢呼吸的标准和自身的差距。他详细规定了慢呼吸的修炼方法:每天练习两遍,每遍60次,力求做到深、长、匀、细,并逐渐养成自然的呼吸习惯。

实际上,张教授在《养生大道》中传授的最重要的健康知识,并非具体的养生方法或技巧,而是《黄帝内经》中的健康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治未病”和“内求”。张教授认为,《黄帝内经》的核心不仅是教人们如何治病,更重要的是教人们如何预防疾病。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张教授特别指出,《黄帝内经》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想生命健康长寿,应往里求、往内求。生病时,不一定非要依赖药物。实际上,《黄帝内经》中药方很少,关键在于内观、内视,观察我们的五脏六腑、气血流动,然后通过调整气血、经络、脏腑来达到健康和长寿。养生的关键在于内求,这提示每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的健康和长寿掌握在自己手中,依赖内求而非外求。

推荐一种刚柔辨证的新方法辨证论治抑郁症。这种方法结合了传统的辨证施治与现代心理学的原理,通过刚柔并济的方式,帮助患者走出抑郁的困境,重新找回生活的色彩。

上一篇:幼儿园里可能出现的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