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升临床可及性推动肺癌精准治疗

运动健康 2025-04-15 11:14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肺癌,这一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肿瘤疾病,正随着临床医学的突飞猛进,步入精准治疗的新纪元。在这个重要的医疗议题上,人民健康《三医联动》系列节目汇聚了业内顶尖专家,其中包括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潘跃银,天津市肿瘤医院医保办主任田羿,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药学部主任、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唐可京,共同如何推动创新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临床可及性。

潘跃银副院长深刻指出:“如今,肺癌已迈入分子分型指导下的精准治疗阶段。”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临床医生能够根据肺癌的不同分型,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这一分型的新发病例数不容忽视,且患者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令人振奋的是,随着新一代靶向药物的陆续问世,这些患者的生存期限正在得到显著延长。

唐可京主任详细解释了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靶点被誉为“钻石突变”的关键点。目前,针对这一靶点的抑制剂已经发展至第三代,显著改善了晚期患者的生存状况。尽管ALK抑制剂的迭代为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但如何让这些创新药物真正惠及广大患者,提高药物的临床可及性,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

田羿主任表示,创新药物正逐步被纳入医保体系,这无疑为医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治疗选择,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药物临床可及性的提升仍然面临一些障碍。他将其概括为价格昂贵、使用途径不规范以及市场有限这三大难题。对此,我们应立足医院的良性发展,加强政策支持与多部门协作,建立“特需申请”模式,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引入药物。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保障药品的供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在唐可京主任看来,提升肿瘤药物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医疗机构需要全面评估新药的效果和成本,进行科学评价和遴选。还要开展同质化管理,将合理用药的理念与经验在各级医疗机构中统一推广,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合理规范的用药环境。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有望让更多的肺癌患者享受到精准治疗的福音。

上一篇:北京千禧大酒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