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酿葡萄酒要注意什么 毒酒与美酒之间只差六道
网络的兴起让学习变得方便无比,许多热爱生活的朋友都选择在网上学习各种技艺,尤其是美食制作。其中,葡萄酒的自制法更是受到广泛关注。不少人在家中自酿葡萄酒后饮用,却出现了中毒现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美酒与毒酒之间仅隔了六道微妙的屏障,只要有一道屏障未能妥善处置,美酒便会变成致命的毒酒。
当我们自酿葡萄酒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哪些环节容易出现问题。自酿葡萄酒中毒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家庭酿酒往往无法彻底清洗和杀菌。在酿造酒类,尤其是果酒如葡萄酒时,对葡萄的清洗和杀菌至关重要。如果混入杂菌,不仅会破坏葡萄酒的正常发酵,影响酒的口感,还会增加葡萄酒腐败的风险。
家庭酿酒往往忽略农药残留问题。葡萄表皮的天然酵母菌是酿酒的关键,但专业的酿酒过程会严格把关农药残留问题。而家庭自酿往往无法检测农药残留情况,只能依赖对葡萄的清洗来尽量降低风险。
第三点要注意的是发酵器皿的选择。在酿酒厂中,橡木桶是常见的发酵容器,它的材质比较透气。在家庭自酿过程中,很多人使用的密封发酵器皿可能导致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法排出,甚至引发炸瓶的危险。器皿的清洗和卫生条件也是关键,不干净的器皿容易产生细菌,甚至可能引发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
除此之外,技术条件的不足也是自酿葡萄酒的风险之一。自酿过程中的发酵时间、温度控制以及专业的杀菌过程都很难把握。有害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杂醇,如甲醇和杂醇油。家庭自酿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影响,甲醇含量往往无法控制,可能存在较高风险。
很多家庭自酿者为了追求健康,拒绝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在酒厂中,一些微量添加剂如二氧化硫是用于杀菌和保证陈年的。酵母发酵产生的菌种繁多,难以完全控制,因此适量的添加剂是必要的。
最后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储存条件。虽然有人认为“酒越陈越香”,但自酿的葡萄酒受到酒体和存放环境的限制,并不适合长时间存放。长时间存放的自酿葡萄酒可能产生大量细菌和有害物质,对健康不利。
酿酒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制作程序复杂多样,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并不建议大家轻易尝试在家自酿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