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数据治肿瘤 这家大牛医院竟不让患者进医院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宾大医学院)正致力于利用大数据技术为肺癌患者带来福音。通过收集实验室测试数据和电子病历记录,宾大医学院正在构建一种基于数学工具的风险评估系统。这一系统的目标在于预测肺癌患者入院寻求急诊治疗的可能性,并提前进行干预,避免患者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目前,该项目仍处于试验阶段,预测准确率约为三分之一。尽管这一数字尚未完全达到预期,但宾大医学院的尝试无疑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宾大医学院的癌症放疗助理教授阿比盖尔铂尔曼表示,该项目的核心是为每个病人计算出一个分数,以评估他们入院求救的风险。数据计算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记录患者病史并分析入院求医的原因;以病史为依据创建模型,为未来的计算提供参考。如果病人再入院可能性较高,宾大医学院将通过电脑系统提醒负责该患者的全科医生。
医生彼得加布里埃尔指出,“我们的工作是训练电脑方程式,分析并发现患者病史中的规律。”他相信,电脑能够发现医生可能会遗漏的信息。这一理念将癌症治疗和大数据这两大热门领域紧密结合起来。
作为肺癌患者的福音,宾大医学院的大数据服务率先在肺癌患者中得到了应用。与其他癌症相比,肺癌患者的急症较多且并发症复杂,如心脏疾病和糖尿病等。加布里埃尔医生表示,“在癌症患者中,肺癌患者的病情尤为严重。”宾大医学院希望通过大数据系统患者入院求医的原因,寻找避免一些不可避免情况的方法。
为了更有效地处理高风险患者,宾大医学院建立了肿瘤评估中心。当全科医生接到电子提示后,他们会把病人送到这个中心,由医生和护士进行联合检查并在发病前进行干预。肿瘤评估中心就像一个中转站,与宾大医学院的大数据中心协同工作,以缓解患者病情并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治疗。铂尔曼医生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患者维持正常生活,不去住院。”
值得一提的是,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早在2014年就开设了类似的癌症急诊中心。宾大医学院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引入了大数据进行分析。像宾大医学院这样将信息学技术与癌症治疗相结合的做法相当新潮。目前,癌症和大数据的结合主要集中在基因组学上,旨在研究特定基因对癌症发病的影响并寻找相应的治疗方法。无论约翰霍普金斯还是宾大医学院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在紧要关头切实帮助癌症患者避免急诊排队的痛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