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你是否有过劳死风险
在现代社会,“过劳死”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杭州市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于忠指出,大多数过劳死病例是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占三分之二以上。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等也会导致过劳死的发生。
于忠医生分享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在门诊中,他遇到过数例因过度劳累猝死的病例,这些患者大多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许多年轻人本身就有潜在的基础疾病,但由于疏于检查,这些疾病常常在过度劳累后恶化。对于正常人而言,长期过度劳累会加剧心肌负担,引发急性心律失常,猝死风险高达80%以上。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白领群体由于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当突然站立或改变体位时,下肢静脉血栓可能脱落,随血液流动到肺动脉,造成肺动脉栓塞,进而引发心肌梗死。
现今,年轻人习惯性加班已成为常态,甚至导致习惯性晚睡。于忠医生强调,晚睡是引发“过劳死”的最大凶手之一。当人体交感神经需要休息时,熬夜却让它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会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被打破,引发严重的血管痉挛,从而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除了熬夜,过量吸烟和过量摄入咖啡因也是不良生活方式之一。这些有害物质会造成血管冠状动脉痉挛。于忠医生警告说,年轻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健康,过度透支生命迟早要付出代价。他建议白领们尽量减少加班,劳逸结合,饮食健康,并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以防患未然。
“过劳死”是否算工伤这一问题在法律上仍存争议。在日本,“过度工作”已被列为职业灾害和职业病的一种,并写进法律。但在我国,“过劳死”尚未被法律明确界定。按照现行规定,如果死亡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可被认定为工伤。但如果在非工作场所或家中发生,即使从事与工作相关的事情也无法认定为工伤。对此,家属可以获得一定的抚恤金、救济金和丧葬补助等补偿。
那么你是否面临“过劳死”的风险呢?以下症状和因素中,如果你符合超过一半以上即表示有过度疲劳的危险。经常加班、通宵熬夜、经常感到疲倦、突然觉得有衰老感、肩颈发木、不重视健康检查、因疲劳失眠、经常头痛胸闷、体重突然变化大、一天喝多杯咖啡、饮食不规律、吸烟过量、晚睡以及长时间的通勤等,都可能是导致过度疲劳和过劳死的因素。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